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官师

官师

① 负责某一职司官吏之长。《韩非子·内储说上》: “宋崇门之巷人服表,而毁其瘠,上以为慈爱于亲,举以为官师。”② 中士、下士等低级官吏的统称《礼记·祭法》: “适士二庙,官师一庙。”郑玄注: “适士,上士也; 官师、中士、下士、庶士、府史之属。”③大夫别称。《国语·吴语》: “行头皆官师。”韦昭注: “三君皆云: ‘官师,大夫也’。”④泛指众官。《尚书·夏书·胤征》: “官师相规。”孔安国传: “官师,众官,更相规阙。”


1、指长官,即官吏之长。《汉书·贾谊传》:“故古者圣王制为等列,内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后有官师小吏。”注:“师古曰:官师,一官之长。”

2、指众官。《尚书·胤征》:“官师相规。”注:“孔传:官师,众官,更相规阙。”

3、指大夫。《国语·吴语》:“阵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行头皆官师。”东汉郑众、贾逵等皆注为“大夫”。

4、指士。《礼记·祭法》:“官师一庙。”注:“官师,中士、下士、庶士、府史之属。”

猜你喜欢

  • 健锐营总统

    官名。清乾隆十四年,设健锐营,驻香山。主官为健锐营总统,掌左、右翼健锐营政令。《清史稿·职官四·健锐营》:“健锐营,掌印总统大臣一人。总统大臣无员限(王大臣兼任)。翼长、委署翼长、前锋参领各一人,副前

  • 领事

    官名。清末派驻外国的官员。光绪三年(1877)始设。秩五品,奏补。掌领事馆事务,保护华侨。辖二等书记官、二等通译官各一人。外交官名。派驻外国商埠,保护侨商。外国始于意大利的威尼斯市,外国派驻我国始于清

  • 南主客曹尚书

    官名。东汉置,名义上归属少府,秩六百石,主外国及周边少数族事务,属吏有左、右丞各一人,侍郎六人,令史三人。官名,东汉置,属少府。西汉成帝初置尚书四人,六百石,分为四曹;常侍曹尚书主公卿事,二千石曹尚书

  • 俱足

    西夏职官封号。授与上品官,与大国王同级,称为文武法竟孝种口恭敬东南姓关上柱天。

  • 守宫令

    官名。东汉隶少府,掌管御用文具,尚书台财物、封泥等。有丞一员。秩六百石。灵帝时曾令其监修渠道。原任用士人,桓帝永寿三年 (157)初以小黄门为之,东汉末仍用士人。晋、南朝改隶光禄勋(光禄卿)。北齐为光

  • 典翼马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翼王府,员额六十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马”。

  • 私府

    府库名,汉置,为皇后、诸侯藏钱的府库。《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陛下见妾在椒房,终不肯给妾纤微内邪,若不私府小取,将安所仰乎……非可复若私府有所取也。”《汉书·路温舒传》:“上善其言,迁广阳私

  • 差委

    ①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乃任用官员方法之一。由皇帝钦派称差,由各衙门堂官及各省督抚等所派称委。凡学政等限年期满更换之差,均请旨简派,各衙门所属无额缺官员,均由本堂官派委。② “差委侍卫章京”之简称。

  • 敞史

    官名。契丹北面官,为各官衙之佐吏。入辽后,仍沿此称。掌文书案牍之事,有时亦领兵作战。官吏名。辽设此官吏,属于低级的事务职员。前代称“令史”,参看“令史”条。见《辽史·百官志一》。

  • 设立官职。《商君书·定分》:“为法令置官吏。”《周礼·天官·大宰》: “三曰废置,以驭其吏。”《春官·内史》: “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诏王治”,“四曰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