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六爵
女爵位名。太平天国后期朝内正职官中添设六爵,地位在丞相之上,在女官中也设六爵,女六爵在爵名前均加一贞字。戊午八年(公元1858年)《太平礼制》规定:“女贞义、女贞安、女贞福、女贞燕、女贞豫、女贞侯、女丞相、女检点、女指挥、女将军皆称贞人。”
女爵位名。太平天国后期朝内正职官中添设六爵,地位在丞相之上,在女官中也设六爵,女六爵在爵名前均加一贞字。戊午八年(公元1858年)《太平礼制》规定:“女贞义、女贞安、女贞福、女贞燕、女贞豫、女贞侯、女丞相、女检点、女指挥、女将军皆称贞人。”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典之一。属尚服局。员二人,从七品,唐改正七品,为司饰之佐。协掌中栉、膏沐之事。宋沿置,属尚书内省,金、明悉如唐制。宫中女官名。见“司饰”。
官署名。北齐置,属太仆寺右牝署,设都尉。
禁卫军指挥机构。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左武候置,为十二卫之一。置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统诸鹰扬府府兵。下设护军四员,辅佐将军,寻改武(虎)贲郎将,又设武(虎)牙郎将六员,有长史、录事参军,司仓、兵
宋制,诸监司执行监察任务时有监察纪律以相约束。如《职制敕》中规定:“诸监司,巡历所部不遍者,杖一百;遍而不申,减二等。”“诸监司巡按,巧作名目,追呼巡尉弓兵,将带出本界者,杖一百。”“诸监司,每岁诣所
官名。清末大理院属官。光绪三十四年(1908)置。一人,正六品,奏补。职佐所长分理所务。
即“云都赤”。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由畏兀儿提刑按察司升立,设官、职掌与御史台略同。置台永昌路(今甘肃永昌),监治河西地区和畏兀儿地区。二十年,省罢。
官名。宋设此官,为散官,无职事;而地位高于正职。见《宋史·职官九·检校官》。
阍人别称。春秋置。掌早晚开闭城门。《论语·宪问》: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邢昺疏: “晨门,掌晨昏开闭门者,谓阍人也。”
内外城巡警总厅所属机构。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内外城巡警总厅分别成立侦缉队与警备队,侦缉队专司侦探,设管带一人,帮带二人,司书生一人,下设一、二、三、四、五分队。各队设队官一人,队长二人,巡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