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官丞

太官丞

官名。又作大官丞。秦汉少府属官,太官令副贰,东汉有左丞、甘丞、汤官丞、果丞各一员,三国魏沿置。南朝宋置一员,隶侍中; 南齐一员,隶尚书省; 梁、陈改隶门下省。北魏隶光禄卿。北齐置为光禄寺太官署次官。隋、唐沿置,隋朝八员,正九品下; 唐朝四员,从八品下。明洪武八年 (1375) 光禄寺置为次官,曰大官丞,一员,从七品,后增为四员。清顺治元年 (1644) 光禄寺大官署置为次官,满洲一员,康熙三十八年(1699)增一员; 汉一员,康熙十五年省。初为正六品,康熙九年定从七品。


官名,也作大官丞,秦汉皆置,属少府,员七人,为太官之副,佐令掌宫廷饮食。东汉有左丞一人,掌饮食;甘丞一人,掌膳具;汤官丞一人,掌酒;果丞一人,掌果品。三国魏沿置。南朝宋一员,属侍中;南齐一员,属尚书省;梁陈改属门下省;北魏属光禄勋;北齐为光禄寺太官署副长官;隋八员,正九品下;唐四员,从八品下。明为光禄寺次官,称大官丞,一人,从七品,后增为四人。清为光禄寺大官署次官,初满人一员,后增汉人一员;初为正六品,后改为从七品。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后汉书·百官三·少府》、《历代职官表·光禄寺》、《通典职官七·光禄卿》。

猜你喜欢

  • 军中候

    官名。同“候”。战国赵国置。军队中负责侦察敌情的小吏。《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即“候”,掌侦察敌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

  • 司仪

    ①官名。《周礼》秋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上士八人,中士十六人。佐助大行人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唐朝鸿胪寺司仪署置六人。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亦置,四人,从九品,初为殿庭仪礼司序班,后改隶鸿胪寺。②

  • 北院太保

    官名。辽朝北大王院官员,在北院太师下。

  • 集贤院知院事

    官名。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以宰相张说为集贤殿大学士,知院事,说恳让“大”字,诏许之。此后常以宰相一人知院事,为集贤院的长官。金亦以知集贤院事为集贤院的长官。

  • 判工部事

    官名。北宋前期置为工部长官,员一人,以两制以上官充任。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罢,工部复以尚书为长官。

  • 航空委员会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改陆军部的航空署为航空委员会,改隶军事委员会。设主任一人, 中将级; 副主任二人,少将级。其下设一室三厅:参事室,有参事三至四人,上校或中校级。三个厅

  • 掌漏

    流外官名。唐置于太子率更寺,员额六人,秩流外四品,掌知漏刻。

  • 户科左给事中

    官名。明清户科之副长官。佐都给事中掌科事。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设,左、右各一人,秩从八品。永乐中 (1403—1424) 改为从七品。清顺治十八年 (1661) 沿设,左、右满、汉各一人。康熙四

  • 掌犬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有犬人下士二人,掌理供给祭祀用的犬牲。北周仿《周礼》之制置掌犬中士,正二命,掌犬下士,正一命。属秋官府田正下大夫。

  • 筮仕

    以蓍草占问出仕为官的吉凶。《左传·闵公元年》: “初毕万筮仕于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