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子太师

太子太师

官名。东宫三师之首。西晋惠帝永熙元年(290)始置,与太子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并号六傅,掌辅导太子,三品。然不常设。东晋、南朝省师、保、唯置二傅。北魏、北齐仍置,掌训导辅翊太子,无具体职司,东宫属官皆隶太子詹事。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一品上,二十三年改二品,北齐因之。隋、唐、五代沿置,多为安置退免大臣的闲职或用作加官赠官,皆无官属。隋正二品,唐从一品。唐玄宗先天元年(712)曾诏开府,置令、丞各一员,隶詹事府,寻罢。宋朝用以授宰相官未至尚书仆射及枢密使致仕而其寄禄官阶较高者,初定一品,神宗元丰(1078—1085)后改从一品。辽朝有东宫三师府,金朝有宫师府,皆置三师、三少,掌保护东宫,训导太子,金三师正二品,领詹事院、三寺、十率府等。元不常置。明初为东宫大臣,以朝臣兼任,掌辅导、教谕太子,不列于詹事府,无定员、无专授,后为勋戚、大臣的加官、赠官,与辅导太子无关。从一品。清朝亦无职掌、无员额、无专授,用作兼官、加官、赠官。大臣多以庆典得之。从一品。


官名。是辅导太子,给太子传授知识,负责太子智育的官。商周已有,西晋沿置,东晋不置。见《晋书·职官志·太子太傅》。北魏、北齐皆置。《隋书·百官中·太子太师》:“太子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师,掌师范训导,辅翊皇太子。少师、少傅、少保是为三少,各一人,掌奉皇太子,以观三师之德。出则三师在前,三少在后。”隋沿北齐制。唐代设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从一品。掌辅导皇太子。每见,迎拜殿门,三师答拜,每门必让,三师坐,太子仍坐。太子出,则乘路备鹵簿以从。见《新唐书·百官四上·东宫官》。清代自中叶以后已不立太子,但太子三师三少仍作为加衔保留,而且视为荣典。三师,从一品,三少正二品。见《历代职官表·师傅保加衔》。参看《通典·职官十二·太子六傅》。

猜你喜欢

  • 安集将军

    杂号将军名。《后汉书·孝献帝纪》:“秋七月,车驾东归。郭汜自为车骑将军,杨定为后将军,杨奉为兴义将军,董承为安集将军,并侍送乘舆。”

  • 铜作

    宫廷作坊名。清置,属内务府广储司。掌承造铜锡器皿等事。设司匠、领催七人,各种匠役一百零五人。

  • 北外都水丞

    官名。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置,员一人,隶都水监,掌北外都水丞司之事。哲宗元祐五年 (1090),定三年为一任。元符三年 (1100)罢,其事归漕臣。徽宗重和元年 (1118) 复置

  • 车驾司主事

    官名。明朝始设此官,为车驾司官员之一,与车驾司郎中、车驾司员外郎共同掌管鹵簿、仪仗、禁卫、驿传、厩马等事。清朝沿用明朝官制,也设此官,他与车驾司其他官员共同掌管驿传、邮符、牧马等事;清朝末年废。参看“

  • 军曹令

    官名。北魏前期置,贾儁自秘书中散任此。

  • 均输官

    官名。始置于汉武帝,郡国皆设,大司农所属又有均输令、丞。职掌调剂转运地方贡输之物。东汉省。官名,汉置,掌均输。均输,指各地应纳输于朝廷的,皆令纳其地出产多的,按当时当地价格交钱,朝廷在合宜的地方收买。

  • 左翼军都统

    武官名。辽置, 见“左翼军都统所”。

  • 崇祥总管府

    官署名。元朝文宗天历元年(1328)由大承华普庆寺总管府改立,隶太禧宗禋院。置达鲁花赤、总管、副达鲁花赤、同知各一员。下辖永福、昭孝、普庆三营缮司及崇祥、永福财用所等机构。官署名。元置,属太禧宗禋院,

  • 王国防阁

    官名。北齐于王国置防阁四人,掌护卫之事。

  • 北京国子监

    见“西京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