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内坊
官署名。北齐置,属太子詹事府家令寺,设令、丞为长贰。隋、唐初沿置,隶东宫,长官改典内。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 改为局,隶内侍省,复置令、丞。掌东宫阁门之禁令及宫人衣廪赐与之出入。属宫有典直、坊事、导客舍人、阁帅、内阍人、内给使、内厩尉、驾士等。
官署名。北齐有内坊令、丞,属太子家令寺。隋由典书坊兼领内坊,置典内及丞各二人,丞直四人,录事一人。唐代太子内坊始为独立之坊,主宫为典内,下设录事、典直、导客舍人、閤帅、内阍人、内给使、内厩、典事、驾士等员。
官署名。北齐置,属太子詹事府家令寺,设令、丞为长贰。隋、唐初沿置,隶东宫,长官改典内。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 改为局,隶内侍省,复置令、丞。掌东宫阁门之禁令及宫人衣廪赐与之出入。属宫有典直、坊事、导客舍人、阁帅、内阍人、内给使、内厩尉、驾士等。
官署名。北齐有内坊令、丞,属太子家令寺。隋由典书坊兼领内坊,置典内及丞各二人,丞直四人,录事一人。唐代太子内坊始为独立之坊,主宫为典内,下设录事、典直、导客舍人、閤帅、内阍人、内给使、内厩、典事、驾士等员。
官署名。掌供砖瓦石器陶瓷等事,设令、丞为长贰。西晋隶少府,东晋并归丹扬尹,南朝复隶少府。北齐隶太府寺,兼领石窟丞。隋初因之,设令二员、丞四员,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隶将作监。唐朝设令、丞各一员,又
官名。北齐于王国置防阁四人,掌护卫之事。
官署名。五代藩镇多私置河锁,以所征之利为津渡之资。北宋初,陈州城北有蔡河锁,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 罢。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又于京城蔡河上下游置上、下二锁,属提点仓场所,掌征收蔡河中舟船
官署名。金朝置。正隆六年(1161),海陵王攻南宋时设立,共分三道: 浙东道水军都统制府、汉南道行营兵马都统制府、西蜀道行营兵马都统制府。亦称三道都统制府。设都统制、副都统制统领本道军兵,分路攻宋。官
官名。北魏置,管理佛教寺庙僧侣。《魏书·王琼传》: “太和九年 (485),为典寺令。”北齐沿置,为鸿胪寺典寺署长官。
官名。五代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翰林院置,当时庄宗初建号,故特立此名。
孙中山准备北伐的指挥机关。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因陈炯明的叛变,非常大总统被迫离开广州,政府和国会均被破坏。当时北洋军阀正宣扬“法统恢复”,国会议员遂多北上。十二年(公元1923年)初,陈炯明被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由原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秘密核心部分改组而成,在系统上隶属于参谋总长。设局长、副局长为正副主官,下设各处室。秘书室、机要室各设主任;人事处、经理处、总务处、司法处、电讯处、情
即“矿务铁路总局”。
杂号将军名,汉置,掌征伐。《汉书·匈奴传上》:“遣御史大夫田广明为祁连将军,四万余骑,出西河……祁连将军出塞千六百里,至鸡秩山。”武官名。汉置,掌征伐。《汉书·宣帝纪》记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田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