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谒者

大谒者

官名。谒者之尊者。西汉高祖时已置,掌传宣帝命。及吕后以女主称制,以宦者为之,出入卧内,责任甚重。后罢。


1、指谒者仆射。秦置谒者,掌宾赞受事,员十人,秩六百石;仆射一人为长官,秩比千石。汉沿秦制。《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谒者掌宾赞受事,员七十人,秩比六百石,有仆射,秩比千石。”古人重射,各部门都得习射,仆射主督射,凡指定为仆射者即该部门之长官。谒者仆射即大谒者。参看“谒者”、“仆射”条。

2、指近侍谒者之尊贵者。《汉书·刘泽传》:“田生如长安,不见泽,而假大宅,令其子求事吕后所幸之大谒者张卿。”《外戚恩泽侯表》:“建陵侯张释,寺人,以大谒者劝王诸吕侯。”《汉书·魏相传》:“大谒者臣章受诏长乐宫。”

猜你喜欢

  • 官名。殷朝始置。西周至战国沿置。指保母、保傅等养育、傅教太子、国君的官员。三国魏王国官属有保,品第六。官名。(1) 《尚书·君奭》:“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保衡”就是“阿衡”,“保”就是“阿”。《

  • 大行台仆射

    “大行台尚书仆射”的省称。

  • 兵曹清吏司郎中

    官名。明永乐元年 (1403)置。见“兵曹清吏司”。

  • 太乐令丞

    官名。西汉时太常属官有太乐令及丞,掌祭祀及享宴的乐舞。东汉改太乐为大予乐,亦置令及丞,魏晋时复旧称,所掌与汉同。晋元帝时并太乐于鼓吹,后来有时仍有设置。南朝宋齐梁陈均置,梁制太乐令又有清商署丞。北齐称

  • 别失八里局

    官署名。元朝设于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掌织造御用丝段,隶工部。秩从七品。置大使、副使各一员。官署名。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置,秩从七品,属工部,掌织造御用领袖纳失失等段。设大使、副使各一

  • 小膳部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之。天官府膳部次官,佐膳部中大夫掌管皇帝饮食事务。周武帝建德二年(573) ,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成为膳部长官,称膳部下大夫。宣帝即位,六府诸司复置中大夫后,仍

  • 流出视品

    隋唐均有流外视勋品、视二宝至视九品之差,唐玄宗开元(713—741)初唯留萨审府袄祝及萨宝率府、萨宝府史,余皆罢。

  • 伊尔希达

    满语官名。汉译有二: ①副总管,为总管(“乌赫哩达”)之副职。②苑副,为清朝内务府奉宸苑所属南苑、圆明园、长春园、畅春园、清漪园等处之管理官员,苑丞之副职,品秩从七品至未入流不等。

  • 内三院学士

    官名。清朝“内三院”之职官。崇德元年(1636)设。位大学士之下,共五人,计内国史院二人,内秘书院一人,内弘文院二人。协助内三院大学士掌院事。入关后人数历有增减。顺治八年(1651),定其品秩视侍郎。

  • 判考功司

    官名。北宋前期置,见“考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