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尉
官名。汉朝缘边郡县守塞武官。
官名,汉置,为边郡守塞武官,掌把守要塞。
官名。汉朝缘边郡县守塞武官。
官名,汉置,为边郡守塞武官,掌把守要塞。
唐德宗贞元七年(791)令常参官每日二人引见,问以政事,谓之巡对。
官名。清置,为会考府的主官。见“会考府”。
散官名号。明洪武十年 (1377) 置,以授光禄司监事中庖人出身者。三十年改司为寺,官制仍旧。
官名。北洋政府置,由台长改称,为中央观象台的主官。见“中央观象台”。
官名。渤海国十卫之一右猛贲次官,置一人。
官名。北齐置,皇帝侍从武官首领之一。属领左右府,下统左右备身副都督、左右备员五职、左右备身等,掌宿卫侍从。从四品上。
官署名合称。即唐朝青城宫监、明德宫监、洛阳宫农圃监、食货监总称,高宗显庆二年(657)分别改为东都苑北、南、东、西四面监。
参见“左评事”。官名,即“右平”,汉始置,掌刑狱审判,秩六百石。后世或置或废。参看“右平”条。
官署名。明永乐十八年(1420)定都北京,将太常寺官属移往北京,原在南京的太常寺官署仍存,加“南京”字,称南京太常寺。设卿一人,少卿一人,典簿一人,博士一人,协律郎二人,赞礼郎七人,司乐二人,孝陵等祠
阶官名。金朝置,为内侍阶官,属二十五阶之第二十三阶,秩正九品下。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内侍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正九品下,称司仆郎。掌宫仆。见《金史·百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