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华侨兴办农矿事业委员会

华侨兴办农矿事业委员会

农矿部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农矿部为提倡华侨回国兴办农矿事业起见,于部内设立华侨兴办农矿事业委员会。依照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二月十六日公布的《华侨兴办农矿事业委员会组织章程》的规定,本会由农矿部部长聘请或委派热心实业华侨、熟识侨情人员,并指定部员若干人为委员,由各委员互推三至五人为常务委员,主持本会一切事务。本会因事务上的必要得设文书、会计、业务、交际、调查各组,每组设主任一人,干事二至四人,由各委员推定呈部长派任;书记员若干人,帮同执行各组事务,经各组主任推荐,由常务委员议决聘任。本会开会由常务委员轮流担任主席,议决进行事项由常务委员随时呈请部长核准。

猜你喜欢

  • 彝工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木中大夫彝工中士佐官,正一命。

  • 左右监门率府

    东宫警卫机构。隋置,掌诸门禁。设率一人、副率二人,职拟朝廷左右监门将军。长史以下设官同内率府,而各有直长十人。唐沿置,掌东宫诸门警卫。凡财物、器用,人员出入,都有门籍,其法如左右监门卫。设率各一人,副

  • 北直隶苑马寺

    官署名。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置,又称北京苑马寺,辖清河、金台、涿鹿、卢龙、香山、通州六监,各监又下辖四苑,共二十四苑。掌牧养马匹,以备军需。设卿,从三品,少卿,正四品,寺丞,正六品; 各监设监正

  • 御营副使

    官名。南宋置,为御营司的副主官,见“御营使司”。

  • 易州山厂

    官署名。明宣德四年(1429)始置。景泰间(1450—1456)移于平山(今属河北),又移满城县。天顺元年(1457)仍移于易州(今河北易县)。设官专理其事。初以尚书或侍郎督厂事。嘉靖后改以主事管理。

  • 后校令丞

    官名。见“左校令丞”。

  • 教坊

    见“教坊司”。官署名。掌教习音乐,俳优杂技。《新唐书·百官三·太乐署》:“武德(高祖李渊的年号)后,置内教坊于禁中。武后如意元年,改曰云韶府,以中官为。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有音声博士、第一

  • 司宗上士、中士、旅下士

    见“司宗中大夫”。

  • 西外宗正司

    官署名。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置于西京(今河南洛阳),设敦宗院,择宗室之贤者一人为管勾,掌外居宗室事务。南宋初,先移扬州,后几经迁徙,止于福州。官署名。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置于西京(今河南

  • 大国舅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署。掌国舅乙室巳、拔里二帐事务。太宗天显十年 (935),合皇太后二帐为国舅司; 圣宗开泰三年 (1014),又并乙室巳、拔里二帐为一,与国舅别部为二国舅帐。统归大国舅司管辖。置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