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前锋侍卫

前锋侍卫

官名。清朝前锋营之职官。顺治元年(1644)定前锋营编制时称“噶布什贤侍卫”,十七年定汉名为前锋侍卫。位于前锋参领之下。共八人,左、右翼各四人。初制正五品,乾隆元年 (1736) 升正四品。掌分辖营众,以备扈从宿卫。康熙 (1662—1722) 时定员缺,于云骑尉、三等侍卫、护卫、前锋校、护军校内题补。


武官名。清置,属前锋营,掌分辖营众。见“前锋营”。

猜你喜欢

  • 司储郎中

    官名。即仓部郎中,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改,肃宗至德二载(757)复名仓部郎中。官名。唐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改仓部郎中为司储郎中,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复旧。

  • 织染署令

    官名。即织染令。官名。隋、唐、金皆置,为织染署长官,唐为正八品上,金为从六品。掌供织紝、色染、锦绮等物。见《新唐书·百官三·少府·织染署》、《金史·百官二·织染署》、《通典·职官九·少府监·织染》,参

  • 集贤校理

    官名。北宋前期置为馆职,掌整理图书,供职一至二年后,许带职补外,并可超迁官阶。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罢。哲宗元祐元年(1086)复置,为贴职之一。绍圣二年(1095),并入秘阁校理。

  • 军卫

    担任警卫的武臣。《左传·宣公十二年》:“且虽诸侯相见,军卫不彻,警也。”爵名,为汉武帝所创武功爵的第十一级。《史记·平准书》:“请置赏官,命曰武功爵。”注:“《集解》瓒曰:《茂陵中书》有武功爵:一级曰

  • 甘泉

    1、宫名,为甘泉宫的省称。甘泉宫又名云阳宫,在今陕西省淳北县西北甘泉山,距长安三百里。属官有甘泉长、甘泉丞、甘泉卫尉等。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三辅黄图》卷二《汉宫》和卷四《苑囿》。2、仓名,为甘

  • 高庙令

    官名。东汉置,属太常,秩六百石,领员吏四人,卫士十五人,职掌守高庙,案行扫除。官名,汉置,属太常,俸六百石,掌守庙、案行扫除。无丞;吏员四人,卫士十五人。见《后汉书·百官志二》。

  • 六厩令丞

    官名。西汉武帝时置六厩令及丞,属水衡都尉,主管养马。六厩之名不详,水衡都尉不主马政,上林之六厩不可能就是太仆所属的六厩,太仆的六厩规模很大,各置令丞,其厩也不必在上林,故上林六厩大概是上林中的小型马厩

  • 交通部整理汉冶萍公司委员会

    交通部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交通部为整理汉冶萍煤铁矿厂,以巩固及发展中国的钢铁事业起见,设立整理汉冶萍公司委员会。依照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十一月十八日公布的《交通部整理汉冶萍公司委员会暂行章程》

  • 吏卒

    汉朝为吏与士卒的合称。晋朝指给官府役使者。凡高级官员均给车服吏卒。

  • 小司乐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大司乐司次官,亦称司乐下大夫。佐大司乐中大夫掌音律,教授乐舞,管理各种伎乐的演奏。正四命。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大司乐为乐部,遂改称“小乐部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