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监
①官署名。隋朝置,分大、中、小三等,以监、丞领其事。唐朝隶少府监,掌铸造兵农之器,供给军士、屯田居民,唯兴农冶则专供陇右监牧。置监一人,丞一人; 另有监作、典事等。宋初仅存空名,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②官名。隋朝冶监长官,大冶监视正八品,中冶监视从八品,小冶监视正九品。唐朝少府监冶监沿置一人,正七品下,掌铸造兵农之器。宋初仅存空名,神宗元丰改制废。
官名。北周置,掌冶铁造兵器。《周书·薛善传》:“夏阳诸山置铁冶,复令善为冶监,每月役八千人,营造军器。”
①官署名。隋朝置,分大、中、小三等,以监、丞领其事。唐朝隶少府监,掌铸造兵农之器,供给军士、屯田居民,唯兴农冶则专供陇右监牧。置监一人,丞一人; 另有监作、典事等。宋初仅存空名,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②官名。隋朝冶监长官,大冶监视正八品,中冶监视从八品,小冶监视正九品。唐朝少府监冶监沿置一人,正七品下,掌铸造兵农之器。宋初仅存空名,神宗元丰改制废。
官名。北周置,掌冶铁造兵器。《周书·薛善传》:“夏阳诸山置铁冶,复令善为冶监,每月役八千人,营造军器。”
官名。广积库为明朝内府十库之一,内贮硫磺、硝石等;其长官为大使、副大使,总理库务。见《明史·食货志三·两京库藏》、《明史·职官一·户部》,参看“承运库大使”条。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朝典官,掌驯养飞鸟。员额四人,官阶为职同监军。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七月设置,属行政院,掌理全国粮食行政事宜。部内分置总务司、人事司、管制司、储备司、分配司、财务司及调查处。设部长一人,综理部务;政务次长、常务次长各一人
官署名。唐朝后期河东诸镇皆置,设都虞候、判官,掌鞫讼刑狱。五代诸州沿置,改称马步院。
官名。辽朝置为北面官,侍卫司官员,在侍卫太保下。武官名。辽置,见“侍卫司(2)”。
官署名。南朝梁置,为东宫诸局之一。长官为丞。
官名。北魏置。为内秘书属官,由皇帝所信任的中散官充任。《魏书·崔宏传》:“天安元年(466),擢(崔衡)为内秘书中散,班下诏命及御所览书,多其迹也。”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罢。
文职土官名。清制,贵州省置二人,广西省置一人,均不理本地方民族事务。
国君的继承人。《后汉书·襄楷传》:“国胤不兴,孝冲、孝质频世短祚。”胤:后嗣。
官名。明置,分属左右春坊,与左右清纪郎共掌弹幼宫僚,纠举职事。员额各二人,秩从六品,不常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