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器监丞
官名。唐高祖武德(618~626)中置,员一至二人,正七品上,掌判监事,督课材革出纳之数与工徒众寡之役。其后,随署废、置。宋初不置,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复置二人,从八品,助理本监事务。哲宗元祐三年(1088)减一员。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省,绍兴三年(1133)复置一员。金朝为从七品,佐监与少监掌修治甲胄兵仗之事。
官名。唐宋金置,属军器监,职掌为协助监与少监助理监务。见“军器监”。
官名。唐高祖武德(618~626)中置,员一至二人,正七品上,掌判监事,督课材革出纳之数与工徒众寡之役。其后,随署废、置。宋初不置,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复置二人,从八品,助理本监事务。哲宗元祐三年(1088)减一员。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省,绍兴三年(1133)复置一员。金朝为从七品,佐监与少监掌修治甲胄兵仗之事。
官名。唐宋金置,属军器监,职掌为协助监与少监助理监务。见“军器监”。
掌管地方守望迎送得小吏,也称堠吏。宋杨万里《野店多卖花木瓜》诗:“何须堠子强呈界,自有琼琚先报衙。”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 属文类科目。大历六年(公元767年)诏举,郑珣瑜等人及第。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吏部中大夫属官,佐吏部中大夫、小吏部下大夫掌选举事务。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以下大夫为长官,遂为吏部次官。宣帝即位,复置六府诸司
官名。唐德宗兴元元年(784)置,一人,从二品,以授节帅罢任者,无职事。
官名。西汉武帝征和二年 (前91) 始置,秩二千石。掌京城长安诸城门警卫,领城门屯兵,属官有司马一员及十二城门候。职显任重,每以重臣监领。王莽居摄时,更名为城门将军,诸城门各置校尉,始建国元年 (后9
东汉时北军由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等组成。详见“北军”。
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简称。
流外官名。唐初置,检校刻漏。见“五官挈壶正”。
即绿绶,汉朝二千石官级的官吏佩银印绿绶。《后汉书·董宣传》:“宣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汉官仪》:“二千石以上,银印绿绶,亦曰艾绶。”
官名。清朝八旗中下五旗包衣之职官。额定二十五人,每旗各五人。掌辖下五旗包衣,以供王公府属之执事。下属有包衣佐领四十二人,旗鼓佐领十人,管领四十二人,分管四十一人,旗鼓分管十人,骁骑校四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