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传置

传置

汉朝政府在交通线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驿站。备有车马,供乘传者换用。


即驿站,汉朝在官道上设的驿站,备有车马,供乘传者换用。

猜你喜欢

  • 六部路都统司

    参见“都统司”。

  • 典炮衙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制造枪炮。

  • 征南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曹操置,为四征将军之一,秩二千石。魏文帝黄初(220—226)中,定为二品,位次三公。三国蜀、吴亦置。两晋南北朝多授持节都督,出镇方面,地位一直很显要,到北齐时渐

  • 赞引使

    吏名。宋朝太常寺属吏,员二人,掌礼仪赞导之事。

  • 开国县侯

    爵名。参见“开国侯”。南朝梁始置,与开国郡侯同为三品。陈制同梁。北齐亦置开国县侯,与散县公同为从二品。

  • 赞者

    官名。隋朝太常、鸿胪二寺皆置。唐朝因置,隶门下省、太常寺,各十二员、十六员,掌赞唱,为行事之节,分番上下,太凡祭祀、朝会,掌承传。太子左春坊亦置四员。宋朝太常寺沿置,正名赞者七员,守阙赞者七员、私名赞

  • 牧牛

    官名。 西周置。 掌放牧牛的山官。《��匜铭》:“牧牛辞誓成,罚金。”

  • 左街僧录司

    见“僧录司”。

  • 四甲

    清代考功清吏司的内部机构。分山东甲、江南甲、北直甲、广东甲。掌办各省命官各项议叙、议处,汇奏分管各处官员功过册,轮办科道注销以及告病、起复、开复、捐复、副缺、查案、行文、给照等事项。

  • 郎官制

    战国至秦汉的一种候补官位制。战国时,齐楚赵魏秦诸国均置郎中,有俸禄而无实际职务,常由郎中而出任显职,如李斯先为吕不韦的舍人,取得不韦的赏识,举以为郎,由此遂致显达。至秦汉时期郎官制度又有发展,郎有议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