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仪同三司

仪同三司

①谓官非三公而仪制待遇同于三司(三公)。《后汉书·邓骘传》:东汉殇帝“延平元年(106),拜骘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始自骘也。”魏晋时期,授予开府位从三公之文武官。南北朝授予范围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官号。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一品下,二十三年以后改从一品,位开府上。北齐二品,位三公下。② 官名。西魏、北周府兵二十四开府府所统仪同府主管将军,军号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简称仪同将军; 北周武帝建德四年(575)改为仪同大将军。隋初沿用,全称仍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勋级虽同,但已有领兵不领兵之分。③勋官、散官号。北周为九命。隋朝为十一等之第八等,正五品上; 炀帝大业三年(607)罢。唐初杂用隋制,高祖武德七年(624)改为骑都尉,从五品上。金朝置为文散官四十二阶之第二阶,从一品中,位开府仪同三司下、特进上。元朝沿置,正一品,为宣授,以制命之。


官名。原意是非三公而给予与三公相同的待遇。东汉殇帝延平元年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之名自此始。晋左右光禄大夫以上并得仪同三司。北魏仪同三司,位次上公。北齐、北周、隋皆置。北齐则以仪同三司为官名。唐改仪同三司为骑都尉。见《通典·职官十六·开府仪同三司》、《隋书·百官中、下》、《后汉书·邓骘传》。

猜你喜欢

  • 横冲都

    唐末五代时藩镇所置特种部队。唐末李克用始置横冲都,有骑兵五百,以养子李嗣源为横冲都将,以后随着李嗣源地位的提高,成为李嗣源的亲兵,其编置可能也有所扩大。

  • 督盗贼

    官名,为门下督盗贼的省称,也称府后督盗贼。门下督盗贼,还简称督盗、门下督。为诸官府佐吏,掌兵卫,长官出,则带剑导从,居则巡逻察禁,以防奸盗。《后汉书·铫期传》:“督盗贼李熊,邺中之豪,而熊弟陆谋欲反城

  • 国民大会

    国民党政府设置的“代表国民行使政权”的机关。(1) “制宪国民大会”。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初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决议规定,国民大会必须在内战完全停止,训政结束,各

  • 原仇局

    官署名。北齐置,设丞。隶太府寺诸冶西道署。

  • 正总典金匠

    官名。太平天国前期有典金匠,后期《幼主诏旨》中有正总典金匠一官。为天朝典官中最高的典金官。按太平天国官制,既有正就必有又正、副、又副诸员。参见“典金匠”。

  • 十库

    官署名。明朝内府由太监掌管的库房。计有甲字、乙字、丙字、丁字、戊字、承运、广盈、广惠、广积、赃罚诸库。各设掌库一员、贴库数员、佥书数十员不等。自戊字库以后,改以承运等为库名,盖因按天干排序,戊字后为己

  • 禁防参军

    官名。禁防曹长官。南朝宋七品。参见“禁防曹”。官名。见“公府禁防曹”。

  • 奉忠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三班,拟佽飞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 定制后拟飙勇将军等号。

  • 府公

    魏晋南北朝时诸公、军府僚佐、属吏对府主的尊称。《晋书·贾谧传》: “果见(贾)充行至一府舍,侍卫甚盛。府公南面坐,声色甚厉。”《北齐书·陈元康传》: “迁司徒府记室参军,尤为府公高昂所信待。”唐、五代

  • 随印外郎

    吏名。清置于八旗都统衙门,帮办章奏文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