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察房
清代稽勋清吏司的内部机构。掌管京察大计,各官俸次功过及造册引见诸事。
清代稽勋清吏司的内部机构。掌管京察大计,各官俸次功过及造册引见诸事。
即“中军师”。晋朝人修史时避讳改。
官名。同“小宗人”。周朝置。大宗副贰,掌宗庙祭祀。《逸周书·尝麦》: “少祝导王,亚祝迎王,降阶即假于大宗、少宗、少秘于社,各牡羊一牡豕三。”
海关海事部灯塔科与地方机构灯塔班的洋员。见“海事部”。
官署名。辽朝南面官,袭唐朝殿中省而设。掌天子服御、执繖扇、进大珪、镇珪、骖乘等事。设监、少监、丞等官。辖尚舍、尚乘、尚辇、尚食、尚衣五局。官署名。(1)辽置,属南面朝官,掌同唐殿中省。以殿中为主官,圣
西周时期少数民族在王室供职者。《大盂鼎铭》: “锡夷司王臣十又三伯。”
官名。东晋置。统率前锋部队。《晋书·元帝纪》: “(王敦举兵武昌,元帝)以司空王导为前锋大都督。”十六国汉进攻长安时,亦授赵染。
官名。春秋时郑国置。主设坛和行舍。《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子产相郑伯以如楚。舍不为坛。外仆言曰: ‘昔先大夫相先君适四国,未尝不为坛。’”官名。春秋时郑国设置。《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子产相郑伯
官名。民国前期,中央政府各部长官称总长。国民政府成立时,改称部长。官名。南京临时政府始置,为中央行政各部的首长,亦称部长,员额一人。北洋政府沿其制,国务院各部设总长一人,特任,均为国务员。其称谓如外交
官名。晋朝置。管理宫中铺设。《晋书·范坚传》:“时廷尉奏殿中帐吏邵广盗官缦三张”。
军事机关名,隋朝置,各掌十二军籍帐、差科、辞讼之事。不置将军,只置长史、司马、掾属、录事参军等官。见《隋书·百官志下》,参看“领军府”条。官署名。隋置,各掌十二军籍帐、差科、辞讼之事。不置将军,惟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