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宝
官名。唐朝门下省符宝郎属官,置二员,流外四品,掌印玺。
流外官名。唐代符宝郎所属,员额二人,秩流外四品,专掌皇帝宝玺。
官名。唐朝门下省符宝郎属官,置二员,流外四品,掌印玺。
流外官名。唐代符宝郎所属,员额二人,秩流外四品,专掌皇帝宝玺。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置,代原尚书省二十四司员外郎以掌籍账。唐朝改置为八品下文散官。北宋前期沿置。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用为新寄禄官,改从九品,取代旧寄禄官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将
官名。北齐置。东市署次官,佐东市署令掌邺城东市的事务。
见“军巡院”。
官名。明初置为太子东宫官。由勋旧大臣兼领其职,不别设,以训导太子。洪武十五年(1382)以后不置。
爵名。晋武帝泰始三年(267) 改宗圣侯置,奉孔子祀。南朝陈亦置。
官名。简称虞衡司员外郎。明清虞衡清吏司之副长官。佐郎中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设,一人,后又增设一人,从五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员外郎二人。满洲司属初不分曹,随堂官所派。后增为六
官名合称。隋炀帝时胪鸿寺置,分掌东、南、西、北四方诸国及互市等事,各一人。每使者署,典护录事、叙职、叙仪、监府、监置、互市监及副、参军各一人。后量事繁简,临时损益。
明清时科举考试方式之一,为初级入学考试之称,俗称小考,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取中的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满语官名。汉译为“少卿”。
官名。三国魏置,侍卫殿内,八品。官名,三国魏置,掌殿内侍卫,八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