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署

中署

①官署名。东汉灵帝(168—189)置,积蓄私藏,收天下之珍,以宦官掌之。三国魏沿置,以中署监为长官。南朝宋后废帝(473—477)初,省御府而置,隶少府所统右尚方令,掌作御刀、绶剑及诸玩好器物。南朝梁为大长秋所统诸署之一。② 隋、唐寺、监所统诸署之中级署通称。隋朝为太医、右藏、黄藏、乘黄、龙厩、衣冠、守宫、华林、上林、掌冶、导官、左校、右校、牛羊、典牧等十五署,长官令从八品上; 炀帝大业三年(607)增为从六品。唐朝为钩盾、右藏、织染、掌冶、衣冠等署,长官令正八品上。


1、内廷的官署。《后汉书·宦者列传·吕强》:“时帝多稸私臧,收天下之珍,每郡国贡献,先输中署。”注:“中署,内署也。”隋唐寺监所辖署的统称。如隋朝的太医、右藏、黄藏、乘黄、龙厩、衣冠、守宫、华林、上林、掌冶、导官、左校等署,其长官令皆从八品上。唐朝的钩盾、右藏、织染、掌冶、衣冠等署,其长官令,皆正八品上。

2、官署名。三国魏置,以监为长官。南朝宋省御府而置中署,属少府尚方令,掌作御用刀剑及诸玩好器物。《宋书·百官志上》:“(汉)尚方令如今中署矣。”

猜你喜欢

  • 左右玉钤卫

    唐府兵十六卫中的两卫。即“左右领军卫”,见该条。

  • 章庆使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徽政院。设于武宗至大三年(1310)。置司使四员,同知、副使、丞各二员。辖寿和署、上都掌设署等机构。英宗至治三年(1323)罢。官署名。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置,属徽

  • 厨食钱

    官制用语。宋朝部分官员俸禄外的加给。六部尚书以职事官,分四等加给。为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计议官、编修官,每日五百文。

  • 左员外常侍

    官名。北周置。正五命。参见“员外散骑常侍”。散官名。三国魏未始置员外散骑常侍,齐梁时用人卑杂。北周设左右员外常侍以为散官, 秩正五命。

  • 典牧署丞

    官名。即典牧丞。

  • 保升

    太平天国提升官员的制度。太平天国实行保升奏贬制度,其制分为定期的与不定期的两种: 定期保升与奏贬,每三年举行一次,监军以下各官,只准上级保升、奏贬下级,而钦命总制可由各监军保升、奏贬;朝内官丞相、检点

  • 敕葬祭奠使

    官名。金朝置。重臣死后,皇帝派出为死者祭奠的大臣。亦称敕祭使、敕葬使。

  • 典舆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典之一,属尚寝局。员二人,从七品。唐朝改正七品。为司舆之佐。协掌舆辇、伞扇之事。宋沿置,属尚书内省,金、明悉如唐制。明永乐(1403—1424)后尽归其职于宦官。(

  • 旅师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理收纳郊野的锄粟屋粟闲粟,贮藏以备用。《周礼·地官》:“旅师,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徙八十人”,”掌聚野之锄粟、屋粟、闲粟而用之。以质剂致民

  • 殿前司狱

    监狱名。宋置,由殿前司主管,拘禁殿前司所属犯罪军官与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