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东观令

东观令

官名。三国吴置,有丞掌校定宫廷藏书及修史。见《三国志·周鲂传》、《华覈传》。


官名,汉置,掌著书、校书藏书等事。东汉于洛阳南宫置“东观”,以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见《后汉书·安帝纪》。其后,三国吴沿置。《三国志·吴书·华覈传》:“后迁东观令,领右国史。覈上疏辞讓,(孙)皓答曰:得表,以东观儒林之府,常讲校文艺,处定疑难,汉时皆名学硕儒乃任其职,乞更选英贤,闻之,以卿研精坟典,博览多闻,可谓悦礼乐敦诗书者也。”坟典:《三坟》、《五典》的省称。三皇之书谓之《三坟》,五帝之书谓之《五典》。又《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子处,亦有文武材干,天纪中为东观令,无难督。”

猜你喜欢

  • 象谞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象胥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宾部中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象谞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象胥”。

  • 太医院判官

    官名。为太医院内部首领官。金制从八品,员额一人,掌诸医药,总判院事。为正五品,员额二人。

  • 寨官

    官名统称。宋朝寨主、寨主簿、寨都监、寨监押、寨将、寨副将、寨巡检通称寨官。

  • 省行政公署财政司

    省行政公署的内部机构。北洋政府置,依照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划一现行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的规定,掌理下列各项事务;一、监督征收地方税;二、监督地方税以外的收入;三、地方税违法征收的处分;四、滞纳

  • 尚书功论郎

    参见“功论郎”。

  • 札付

    文书名。下行文。宋朝有札子作为下行文,元、明仿宋制,改称札付。清朝沿用,但与札区别使用。中央六部及地方巡抚、提督等衙门向非所属的下级衙门行文时用札付,余用札。如巡抚行文副将、参将、游击、都司,提督行文

  • 监尉

    军中杂职官名。太平天国设置,每监军六十人,官阶为职同旅帅,掌护卫监军。

  • 履正郎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置,为从七品武阶官。武阶官名。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置,秩从七品。

  • 帅司

    宋朝安抚司别称。官署名,即安抚司或经略安抚司。宋置,掌一路兵民事。《宋史·职官七·经略安抚司》:“经略安抚使一人,以直秘阁以上充,掌一路兵民之事;皆帅其属而听其狱讼,颁其禁令,定其赏罚,稽其钱谷、甲械

  • 岸奔

    官名。吐蕃官,掌财政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