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皇城使司
官署名。辽朝置,亦称上京城皇使司。南面京官。掌上京宫城出入禁令。
官署名。辽朝置,亦称上京城皇使司。南面京官。掌上京宫城出入禁令。
官署名。西夏朝置。掌管刻字、印刷等事务。末等司。设头监以主其事。官署名。西夏设置,掌管刻字、印刷事务。
官名。《五代会要》卷二十四《诸使杂录》记五代后梁时有大和库使。按大和为唐文宗年号,可能大和库始设于唐文宗时,为内廷库藏之一,设使以管理之。
官名。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改司录参军置,职如故。
官名。北齐置,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六品。武官名。北齐设置,用以褒赏勋庸,秩正六品下。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属官,掌田里之政令,主持均田制的执行。下设司均中士以佐其职。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北魏置。《魏书·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元鸷)为羽林队仗副。高祖末,以征伐有功,赐爵晋阳男。”
为君主画策的谋士。《韩非子·人主》: “主有术士,则大臣不得制断。”
官名。北魏初东官置。为太子的亲信侍从。《魏书·车路头传》:“少以忠厚选给东宫,为太宗帐下帅。”
官名。西周设置,《舀鼎》载:“王若曰:舀,令女更乃祖考卜事。”(《三代》四·四五·二——四六·一)所记为周王任命舀继承其祖担任司卜之职。司卜为卜官之长,在文献中称为太卜
官名。为国会议长的副职,见“国会议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