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街关
明永乐五年(1407)建,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七十里。有土巡检司。清废。
明永乐五年(1407)建,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七十里。有土巡检司。清废。
即白河。在今北京市东北部。《辽史·地理志》 顺州:“有温榆河、白遂河。”
南朝宋元徽二年 (474) 置,属湘东郡。治所在今湖南湘阴县西北五十里。南齐属长沙郡。隋平陈后废。不久改岳阳县复置,属玉州。治所在今湘阴县南二十里白乌潭。大业初属巴陵郡。唐属岳州。五代周广顺三年 (9
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百里乡。东汉废。三国魏复置, 北周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灵台县西百里村。属安定郡。东汉废。三国魏复置。北周废。
在今湖南郴县北三十里郴江口。《方舆纪要》 卷82郴州: 曹王寨山 “山势壁立,可以避兵”。
在今湖北武穴市东。《方舆纪要》卷76广济县:连城河在“县(治今梅川镇)南七十里,地名连城,其东为湖港廖家口,有古沟通黄梅陆路,久堙。正统中复开之,以通两县舟楫”。
在今湖南花垣县东。清置巡司于此,设守备把总领兵驻防。
①西晋置,属巴西郡。治所在今四川苍溪县西南东青镇。南朝宋废。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汉昌县置,属隆州。治所即今四川苍溪县。《舆地纪胜》卷185引《元和志》:苍溪县“以苍溪谷为名”。大业初属巴西郡。唐
即今江苏滨海县东北九十四里淤尖乡。旧属阜宁县。清光绪《淮安府志》卷首《阜宁县图》有大淤尖。村名。在江苏省滨海县东北部、废黄河口南岸、界滩淤公路终点站处。属滨海港镇。人口2200。相传清乾隆年间始有居民
明洪武二年 (1369) 改崇明州置,属扬州府。治所在东沙 (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八年(1375) 改属苏州府。永乐十九年 (1421) 迁县治于故城北十里秦家符。弘治十年 (1497) 改属太仓州
唐会昌初于废和城县侧置东流场,以大江东流为名。大中四年(850)移今安徽东至县西北东流镇。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为东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