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州堡
即今陕西靖边县东四十里龙洲。《清一统志·延安府二》:龙州堡“明成化五年巡抚王锐建。城在平地,周二里二百十六步, 门二, 四面深沟,东西俱通边外要路,为极冲中地。今有把总分防”。
明成化五年(1469年)置,在今陕西省靖边县东北。为明边墙关堡之一。
即今陕西靖边县东四十里龙洲。《清一统志·延安府二》:龙州堡“明成化五年巡抚王锐建。城在平地,周二里二百十六步, 门二, 四面深沟,东西俱通边外要路,为极冲中地。今有把总分防”。
明成化五年(1469年)置,在今陕西省靖边县东北。为明边墙关堡之一。
北周置, 治所在川县 (今湖北钟祥市东北)。隋开皇初废。
即今湖南益阳市东南泉交河镇。清光绪《湖南通志》 卷1益阳县图: 县东南有泉交河。
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南。《旧唐书·地理志》: 悉州 “载初元年移治匪平川”。
在今河北海兴县南二十二里高湾镇。明长芦盐场之一,雍正十年 (1732) 废。
唐开成四年(839)析都金州之平原馆置,属安南都护府。治所即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县。唐末改为广源州。
北宋置,属宣城县。即今安徽宣州市北七十里水阳镇。《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水阳镇,“南唐始曰水阳渡,受给圩户租米,后因为镇”。句溪北流至此,东受高淳诸湖分流之水,以此得名水阳江。清置巡司于此。在安徽省
在今山西应县东南。《清一统志·大同府》:石峪水“在应州东南三十里。有大石峪、小石峪二水,合而北流,径州城东北,又北合浑河,入桑干河”。
在今广东清远市东北峡山(中宿峡)。本名飞来寺,南朝梁普通年间建。宋改今名。《舆地纪胜》卷89广州:峡山“在清远县东三十里。……广庆寺居峡山之中。有殿甚古,梁武帝时物也”。
一作米的克池。在今西藏嘉黎县西南。迷梯克藏布江发源于此。
即今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金河镇。民国《峨边县志》 卷2: 金口河场 “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为大渡河上重要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