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麻栗坡对汛督办区

麻栗坡对汛督办区

清光绪二十二年 (1896) 置麻栗坡副督办,属临安开广道。1914年改为麻栗坡对汛督办,后直属云南省。治所在新草房街 (即今云南麻栗坡县)。民国 《云南麻栗坡对汛特别区地志资料细表册》: “麻栗坡,以附近出产麻栗树,而街市适建于山坡得名。”辖茅坪、玉皇阁、攀枝花、天保、董干、田蓬6汛。1950年撤销,设麻栗坡市。


猜你喜欢

  • 何岩水

    在今福建仙游县东北何岩下。《方舆纪要》卷96仙游县:何岩水“源有三, 皆出山谷中。其下流一出濑溪下木兰陂,一出鲤湖下莒溪,一出龙津下延寿溪,并注于海”。

  • 暖水市

    即今江西德兴市东六十六里龙头山镇 (暖水)。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1: 德兴县东有暖川。

  • 泾原道

    1913年由陇东道改置,属甘肃省。治平凉县 (今甘肃平凉市)。辖境约当今甘肃环县、镇原、平凉、华亭以东和静宁、庄浪、张家川3县及宁夏固原地区所属诸县。1927年废。1914年6月由陇东道改名,治平凉县

  • 控卡山

    即空卡山。在今四川金川县东南。清乾隆《金川琐记》卷2: 控卡山 “绝顶为崇化、懋功两屯分界处,高出云表,虽盛夏积雪逾尺,午后率多大风,人马不能行立,必择五鼓或黎明时过之”。此山旧为大小金川两土司界山,

  • 茶庵集

    即今安徽寿县南茶安乡。清乾隆 《寿州志》 卷1西南乡 《市集》: 茶庵集 “离城一百一十里”。

  • 越常国

    亦作越裳国。在今越南义静省西北甘禄一带。《晋书·地理志》 九德郡: “吴置,周时越常氏地。”

  • 宾川州

    明弘治七年 (1494) 析赵州及太和、云南二县地置,属大理府。治所在今云南宾川县南二十里州城。1913年废为县。明弘治六年(1493年)析赵州及太和、云南二县置,治今云南省宾川县南州城,属大理府。清

  • 环山

    ①在今安徽桐城县境。《清一统志·安庆府》: 环山 “有二: 西环山桐城县西十里。一名官庄山。东环山在县东三十里。一名鲁硔山”。②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清一统志·德安府》:环山 “在应山县东北一百里。相

  • 东港

    ①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南东港镇。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置下淡水巡司于此。②在今湖南汨罗市西南。《方舆纪要》卷80湘阴县“西港”条下:“又县东五十里有东港,下流通汨水。”(1)古地名。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南

  • 文学泉

    即陆子泉。在今湖北天门市北门外。《舆地纪胜》卷76复州:文学泉“即陆羽井”。又称陆子井,俗称三眼井。在湖北省天门市北门外。传唐代《茶经》作者陆羽,曾在此取水品茶。陆羽曾拜太子文学之职,故以“文学”名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