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尾渚
即鹊岸。在今安徽铜陵、无为、繁昌等县间长江岸。《左传》: 昭公五年 (前537),楚以诸侯及东夷伐吴,“吴败诸鹊岸”。杜注: “庐江舒县有鹊尾渚。” 《清一统志·庐州府》: “按,鹊尾渚,亦见《南北史》,要属滨江之地,当在今无为州界。《旧志》云: 与铜陵县鹊头山对面。”
即鹊岸。在今安徽铜陵、无为、繁昌等县间长江岸。《左传》: 昭公五年 (前537),楚以诸侯及东夷伐吴,“吴败诸鹊岸”。杜注: “庐江舒县有鹊尾渚。” 《清一统志·庐州府》: “按,鹊尾渚,亦见《南北史》,要属滨江之地,当在今无为州界。《旧志》云: 与铜陵县鹊头山对面。”
①在今山东平原县境。汉元朔三年(前126)封济北贞王子刘信于此。元鼎五年(前112)国除。②即訾娄。春秋邾地,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公羊传》作“丛”。即“訾娄(1)”。
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北。《左传》: 成公十六年(前575),“诸侯迁于制田”。杜注: “荥阳苑陵县东有制泽。”古邑名。春秋郑地。在今河南省尉氏县西。《左传》成公十六年(前575年):“诸侯迁于制田。”即此
在今湖南澧县东一里澧江中。暑夜无蚊,人以为仙尝眠此。明曹学佺《名胜志》:“唐李群玉读书之所。”
古泽薮名。本在今湖北江陵以东,江汉之间。《周礼·职方》 荆州:“其泽薮曰云梦。”《尔雅·释地》 称“楚有云梦”。《吕氏春秋·有始览》列为十薮之一,《淮南子·墜形训》 列为九薮之一。晋以后的学者将古云梦
即狼虎谷。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南三十里。即“狼虎谷”。
即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一百四十八里小林镇。《方舆纪要》卷77随州“出山店”条下:“万历初,议者以出山、小林、界牌三处,俱离州二百余里,当河南、桐柏、信阳等州连界之冲,为流寇必由之地。”
①北宋置,属威远县。在今四川威远县东。《舆地纪胜》卷160荣州:石牛镇,“《图经》云:在(威远)县东七十里。本朝尚书右丞何公郯实生于此。何公《庐江集》载:公母夫人墓志云:公生于和义别野,即此地也”。②
北宋置,属上杭县。即今福建上杭县北中寮。北宋天圣二年 (1024) 坑冶大兴,商旅幅辏。天圣五年 (1027) 至南宋乾道三年 (1167) 间上杭县治曾徙此。
即今宁夏固原县东南蒿店乡三关口。清《辛卯侍行记》:“二十三日出西门就驿路, ……五里蒿店,居民五六十,下堆为瓦亭峡,即古弹筝峡,唐德宗时与吐蕃分界处。”
在今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透笼街61号。建于1907年,是沙皇俄国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一座木结构的随军教堂。1923年和1932年两次重建。教堂通高36米,主体全部为清水红砖结构。共分四层,楼层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