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村镇

高村镇

在今江西万载县北高村乡。元、明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袁州府》: 高村镇 “在万载县西七十里。旧有巡司,后裁”。


(1)在江西省万载县北部。面积200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高村街,人口2890。北宋高姓建村,故名。1956年置高村、锦源等乡,1958年合并设高村公社。1984年改置乡,2000年改置镇。2001年西坑乡并入。产木材、油桐、松脂、笋干、香菇、蜂蜜等。有农机、罐头、造纸、竹木加工等厂。县锦源林场设此。有公路南接芳万公路。(2)在山东省文登市区东南部。面积88.1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高村,人口7866。宋初,高姓始居,故名高村。1951年为文登县第一区。1959年建高村公社,1984年置高村镇。青龙河流经。产小麦、玉米、花生、蚕茧、苹果、桃、梨、葡萄等。南部沿海建有对虾养殖池。有平板弹簧、橡塑、钢、减震器等厂。石泽公路经此。北部有坤龙水库和呼雷汤温泉。(3)在河南省淇县东北部、淇河西岸。面积80.8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高村桥村,人口1520。原名淇水关。此处地势较高,形如船关,街中心有一石桥,明代改称高村桥。1958年建高村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置镇。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有造纸、纺线、矿石、磷肥、水泥预制、粮油加工等厂。京广铁路、107国道经此。古迹有花窝遗址、石河岸遗址、北魏田迈造像等。(4)在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北部、辰水北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4平方千米。人口2.3万,苗族占70%。镇人民政府驻逢爷,人口5320。因三面临水,一面傍山,山高水低得名。清嘉庆元年(1796年)移岩门巡检司驻此。1953年麻阳县治迁此。1956年设高村镇,1958年并入高村公社,1961年复置镇。主产稻、蔬菜。有化工、造纸、农机、电机、印刷、酿酒等厂。设有圩场,为湘黔边境重要集市。焦柳铁路经此设站。209国道、辰麻干线在此交会。有滕代远纪念馆。(5)在广东省云安县西北部。面积188.8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高村,人口1880。原名歌村,因村民爱唱山歌。方言歌、高谐音,后名高村。1950年为云浮县第六区。1961年置高村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地处大绀山西麓的白石河谷地低山丘陵区。农产稻、玉米、甘薯和木薯。林产松、杉。三江杉、金山茶著名。有钨、锡等矿。有农机、化工等厂。有公路接324国道。


猜你喜欢

  • 垂杨镇

    即今河北南宫市东南垂杨镇。明嘉靖《南宫县志》 卷 1: 垂杨集在 “县东南五十里”。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54南宫县图: 东南有垂阳镇。在河北省南宫市东南部。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

  • 悦城县

    ①南朝宋置,属晋康郡。治所在今广东德庆县东北。隋开皇十二年 (592) 废。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乐城县置,属晋康郡。治所即今广东德庆县东南悦城镇。乾元初属康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古

  • 柏畅亭

    在今河北临城县西十五里东柏畅。汉元朔五年 (前124) 封赵敬肃王子终古为柏畅亭侯。《寰宇记》 卷60临城县: 百畅亭,“ 《水经注》 云,泜水东经百畅亭,亭在今县西”。即此。

  • 黄箱山

    即骑田岭。在今湖南郴县、宜章县间。《太平御览》 卷49 引盛弘之 《荆州记》 曰: “黄箱山一名黄岑山,在 (郴县) 东南三十里。其山郴水所出,即是五岭之一,从东第二骑田岭是也。”

  • 江口市

    ①即今湖北枝江县东十八里江口镇。清置巡司于此。民国置县佐。②即今湖北鹤峰县东南九十二里江口乡。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鹤峰直隶厅东南有江口市。③即今湖南常宁县北宜水入湘江处之江河乡。《清一统志·衡州府

  • 郑镇

    即郑家口。今河北故城县治。清置郑家口巡司。1945年故城县迁治于此。

  • 石牛洞

    在今安徽潜山县西北。《清一统志·安庆府一》:石牛洞“在潜山县西北十五里。有唐李翱题咏”。

  • 抱透岩

    在今海南东方黎族自治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05感恩县: “抱透岩在县东北五十里。岩在山巅,口仅二尺许,内阔如巨室,黎人常藏谷帛于此。”抱陵港 即今海南文昌县东北宝陵港。《明史·地理志》 琼州府文昌

  • 精舍山

    在今湖北郧县境。《新唐书·地理志》 郧乡县: “有精舍山。本独山,天宝中更名。”

  • 庙前市

    即今安徽青阳县西南庙前镇。清光绪 《青阳县志》 图: 西南有庙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