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平县

高平县

①西汉置,为安定郡治。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东汉末废,十六国时复置,前赵为朔州治。北魏太延二年 (436) 改置高平镇,正光五年(524) 复为县,为高平郡治。西魏废帝时改为平高县。

②东汉章帝改橐县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因高平山为名。晋属高平国。南朝宋及北魏、东魏为高平郡治。北齐废。

③三国魏改高平侯国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一百四里两城乡。《晋书·苟晞传》:晋永嘉五年 (311) 青州刺史苟晞为曹嶷所败,“晞单骑奔高平”。即此。南朝宋移高平郡治此。北齐废。

④三国吴置,属昭陵郡。治所在今湖南隆回县东北高平镇石脚村。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为南高平县,后复名高平县。南朝梁废。

⑤北魏永安中置,属长平郡。治所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北二十里。郭子章 《郡县释名》 山西卷下:“ 《方舆胜览》 云,四面皆山,而中有平地,故曰高平。” 北齐天保元年 (550) 移治今高平市。北周属高平郡。隋属长平郡。唐武德元年 (718) 为盖州治,六年 (623) 属盖州。贞观元年 (627) 属泽州。清雍正六年 (1728) 属泽州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1993年改设高平市。

⑥东魏武定七年 (549) 置,属高平郡。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北。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名徐城县。

⑦南朝梁置,为南建州高平郡治。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东。北周改为平高县。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三国魏废。十六国时复置。北魏初改置镇,正光五年(524年)复为县。西魏末改名平高县。历为安定郡、朔州、原州、高平郡治。汉时其城险固,号称“第一城”。东汉初隗嚣将高峻拥兵据城,汉将耿弇等围攻一年不克。(2)东汉章帝改橐县置,治今山东省微山县西北。因高平山得名。属山阳郡。北齐废。(3)三国吴置,治今湖南省隆回县东北。属昭陵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南高平县,旋复改高平县。南朝梁时废。(4)东魏武定七年(549年)置,治今江苏省泗洪县东南半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徐城县。一说南朝梁置。(2)古旧县名。北魏析泫氏县置,治今山西省高平市。属高都郡。北周改属高平郡。隋属泽州,大业初属长平郡。唐属盖州。贞观元年(627年)废盖州,属泽州。五代因之。宋属泽州高平郡,金复属泽州。清雍正六年(1728年)后属泽州府。1993年撤销,改设高平市。


猜你喜欢

  • 李自成墓

    在今湖北通山县南九宫山下牛迹岭。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陕西米脂人。大顺永昌二年(1645)初夏,他由武昌挥师东下南京,因形势逆转,征途受阻,即取道九宫山转战江西,不意在山下李

  • 八义集

    即今江苏邳州市西南八义集镇。清咸丰《邳州志》卷3有“八义集”。

  • 都昌县

    ①西汉初置都昌侯国,高帝六年 (前201) 封朱轸为都昌侯,即此。景帝中元年 (前149)改为都昌县,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昌邑市西二里。西晋属北海国。南朝宋寄治青州东阳城 (今山东青州市)。北魏属北

  • 汶溪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在今贵州天柱县东北五十里。清顺治十八年(1661)废。明洪武末置,治今贵州省天柱县东北。属湖广都司。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废。

  • 太子营

    在今河北故城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3故城县:太子营在“县(治今县东北故城镇)西北五十里有太子营,沙溪所经也。相传唐太子建成讨刘黑闼尝驻于此”。

  • 长水海子

    又名插汉脑儿,汉译白海子。即今内蒙古阿巴嘎旗南查干诺尔(又作库尔查干诺尔)。明《蓟镇边防》:“插汉脑儿即白海子,在宣府大青山后,宣边相去尚有六百余里。此处原有长水海子、苦水海子二处,夷人因长水海子四望

  • 涝峪口

    即今陕西户县西南涝峪乡。清光绪 《陕西全省舆地图》 鄠县图: 城西南有涝峪口。

  • 杨家河镇

    ①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清一统志·太仓州》:杨家河镇“在崇明县东八里”。②即今甘肃武山县东南七十里杨河乡。杨家溪水(今大南河)经其西。清宣统《甘肃新通志》卷9:宁远县有杨家河镇。

  • 鸦儿河

    在今河北深州市南。《方舆纪要》 卷14深州: 鸦儿河在 “州南二十里。自束鹿县东南流入界,下流合于胡卢河。《志》 云: 河在滹沱、清漳间,盖支流两分,合而为河,因名鸦儿。滹沱南北横决,群川之流皆乱,鸦

  • 立溪锡场

    即今广东东源县西北锡场镇。《宋史·地理志》:河源县有立溪锡场。在今广东省河源市西北锡场。北宋属河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