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桥
在今青海共和县南黄河上。《旧唐书·吐蕃传》: 唐开元十六年 (728),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引兵至青海西南渴波谷,与吐蕃接战,“破其大莫门城,……又焚其骆驼桥而还”。即此。
(1)在今青海省共和县南黄河上。唐开元年间,张忠亮攻吐蕃,克大莫门城,焚骆驼桥,即此。(2)在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西。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英军攻克镇海,朱贵率军退守骆驼桥,即此。
在今青海共和县南黄河上。《旧唐书·吐蕃传》: 唐开元十六年 (728),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引兵至青海西南渴波谷,与吐蕃接战,“破其大莫门城,……又焚其骆驼桥而还”。即此。
(1)在今青海省共和县南黄河上。唐开元年间,张忠亮攻吐蕃,克大莫门城,焚骆驼桥,即此。(2)在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西。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英军攻克镇海,朱贵率军退守骆驼桥,即此。
即今广西邕宁县西南那陈镇。清置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西北。清乾隆三年(1738年)于此置巡检司。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北阿永寺。乾隆《西宁府新志》卷19“塞外贡马番族”中,有“住牧多洛尼托克地方阿永族”。清末并入安冲土司。
一名连云峪。在今辽宁盖州市西北十五里,大青河口外。《明史·地理志》盖州卫:“有连云岛,上有关。”
南宋置,属太平砦。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东北进结镇。元升为结伦州。南宋置,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东北镇结。元升为结伦州。
唐贞观十二年(638)置,为古州治。治所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后废。
清置,属永济县。即今山西永济市。1949年永济县移治于此。
一作泗川郡。秦王政二十三年 (前224)置,治相县 (今安徽淮北市西北相山区)。秦末曾移治沛县 (今江苏沛县)。辖境相当今江苏泗洪、宿迁以西,丰县、沛县以南,安徽萧县、濉溪、涡阳、利辛等县以东,淮河以
即今湖北老河口市。清属光化县,有巡司及千总驻此。1945年光化县移治于此。1951年改置老河口市。
即今陕西太白县东南黄柏原乡。清属佛坪厅。光绪 《陕西全省舆地图》 佛坪厅: 黄柏原 “在城西四十六里”。
在今湖北京山县北三十里龙老山东北麓。1940年1月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部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