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溺水
在今河北唐县西,唐河支流。《水经·滱水注》:马溺水“出上曲阳城东北马溺山,东北流径伏亭。马溺水又东流注于滱”。
在今河北唐县西,唐河支流。《水经·滱水注》:马溺水“出上曲阳城东北马溺山,东北流径伏亭。马溺水又东流注于滱”。
即胡甲山。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
即今河北曲阳县东北下河乡。清道光《定州志》卷7曲阳县市集:下河村在“城北二十里”。
即今陕西镇巴县南九十里渔渡镇。《清一统志·汉中府二》: 渔渡坝巡司 “四面崇山,中开田坝,接四川通江县界。明隆庆中,移本府通判驻此。崇祯中改设守备”。清置巡司于此。即今陕西省镇巴县南渔渡镇。明隆庆年间
一名什子砦山。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八十里。《元史·地理志》:麻城“兵乱徙治什子山,归附后还旧治”。《方舆纪要》卷76麻城县:什子山“有数峰排列,高耸干云。宋端平间,徙县于此。因山为险也”。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属赤水卫。治所在今四川古蔺县南白沙乡。后废。在白沙场西有明千户所旧城遗址。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置,治今贵州省毕节市东北。属赤水卫。清废。
即尧沟店。今山东昌乐县西尧沟镇。在安徽省无为县南部。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姚沟,人口近6000。明初原系荒滩,布满小河沟,有姚姓首开一店,故名。1949年设姚沟乡。1958年改公
①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宋 《景定建康志》卷17: 烈山 “近烈洲,临江中流,改曰烈山。其山四面峭绝,下瞰大江,风涛汹涌,商旅常泊舟依山以避风”。《清一统志·江宁府一》 “烈山” 条引 《旧志》 云:
清同治间筑城,即今甘肃西峰市。光绪《甘肃新通志》卷9:西峰镇“城周三里许,外环市廛,民居稠密,为繁盛首区”。
在今贵州贵定县西。《方舆纪要》卷123新添卫: 瓮城河在 “卫西南二十里。源出龙里卫废平伐长官司界,东北流经此,下流亦入于清水江。天启初,安邦彦犯会城,据龙里,王三善进兵平越,别将徐时逢败死于瓮城河。
即今云南弥勒县西南盘江东岸拉里黑村。滇越铁路经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