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泉市
即今安徽和县西北香泉乡。清光绪 《直隶和州志》 卷4: 香泉镇 “旧名平疴镇,州北四十里”。
即今安徽和县西北香泉乡。清光绪 《直隶和州志》 卷4: 香泉镇 “旧名平疴镇,州北四十里”。
在今河北沧县东南,东入盐山县界。《水经·淇水注》: 浮水 “首受清河于 (浮阳) 县界,东北径高成县之苑乡城北,又东径章武县之故城北……浮渎又东北径柳县故城南……浮渎又东北径汉武帝望海台,又东注于海。
①在今安徽淮北市东北梧桐村附近。《水经·睢水注》: “睢水又左合白沟水,水上承梧桐陂,陂侧有梧桐山。”②在今湖南平江县北。《清一统志 ·岳州府》:梧桐山 “在平江县北十五里。旧多梧桐。上有龙泉”。③即
即彰八里。初见于 《突厥大词典》,为回鹘五城之一。或谓即唐张堡城守捉。即今新疆昌吉市。《元史·耶律希亮传》: 耶律希亮 “至昌八里城”。即此。
指今印度尼西亚丹尼巴群岛的延德纳岛。《海岛逸志》卷3:“(万澜)其属国有小知汶、稽哖、阿汝、鹅朗、丹黎抹。”
在今西藏江达县东北同普。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山川》:江达,“《旧志》称工布江达。工布者,东南别一部落也。江达乃正站”。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江达宗。1960年与西邓柯宗合并设江达县。治所在今县西江达镇。
在今河南新安县西北。《战国策· 魏策二》: 成恢谓韩王称,“疾攻蔷,楚师必进矣”。即此。古邑名。在今河南省新安县西北。《战国策·魏策二》:成恢谓韩王称“疾攻蔷,楚师必进矣”。即此。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新唐书· 西域传》: 西曹 “东北越于底城有得悉神祠,国人事之。有金具器,款其左曰: ‘汉时天子所赐’”。
即鱼山。在今山东东阿县西南。《史记·河渠书》 载汉武帝《瓠子歌》:“瓠子决兮将奈何?皓皓旰旰兮闾殚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巨野溢,鱼沸郁兮柏冬日。”《水经注》谓吾山即鱼山。古山
一作英氏。夏代封国。偃姓。在今安徽金寨县东南。《史记· 夏本纪》: 禹 “封皋陶之后于英、六”。《左传》: 僖公十六年 (前644),“齐人为徐伐英氏”。春秋时为楚所灭。古国名。夏封国,偃姓。又作英氏
在今陕西渭南市北下吉镇。秦置下邽县,故治在今下吉镇东南故市镇故县村。《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东径下邽县故城南,秦伐邽,置邽戎于此,有上邽,故加下也。”隋开皇十一年(591)始移治今下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