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韶关市

韶关市

1949年析曲江县城区置,属广东省。治所即今广东韶关市。


在广东省北部、北江中下游,邻接湖南、江西两省。面积1.85万平方千米(市辖区346平方千米)。人口314.8万(市辖区53.4万),其中瑶族2.5万,畲族0.5万。辖曲江、武江、浈江3区及仁化、始兴、翁源、新丰4县和乳源瑶族自治县,代管乐昌、南雄2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北江区。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曲江县,以此为治。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兴郡于此直至东晋。南朝宋泰豫元年(472年)改为广兴郡;齐复为始兴郡;梁置东衡州。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改东衡州为韶州。因州北有韶石,相传虞舜南巡时,曾在此吹奏韶乐,故名。隋仁寿初、唐初曾称番州。唐贞观元年(627年)复称韶州。宋因之。元称韶州路。明、清设韶州府。清代在今城区北端设税关,始有韶关之名。1914年设岭南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49年底由曲江县析置韶关市(县级),设北江临时委员会于此。1950年升省辖市(地级),设北江专区。1952年改设粤北行政区,1956年设韶关专区。1958年改为县级市。1959年曲江、仁化二县并入韶关市。1961年复设曲江、仁化二县。1970年改称韶关地区,所属不变。1975年曲江县划入升地级市。1983年撤韶关地区,所辖清远、佛冈二县划归广州市,其余十一县归韶关市。1984年设北江、浈江、武江三市辖区,并领曲江等十二县。1988年英德、阳山、连县、连南、连山五县划归清远市,新丰县划入。2003年曲江县改曲江区,北江区撤销并入。属南岭山地及其南麓。地势北高南低,西界石坑崆,海拔1902米,是广东省最高峰。河流属珠江流域的北江水系,支流呈羽状分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木材蓄积量和产量均居广东省首位,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金属和非金属矿有70余种,以煤和硫铁矿储量最大,铅、银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锌居第三位,钨、锑、铜、铋等储量居省内首位。是广东省重工业和煤炭工业基地之一。主要有采煤、冶金、机械、电子、纺织、化学、建材、森工、医药等部门。农产稻、玉米、甘薯、花生、黄烟等,是新兴的蚕茧、甘蔗、柑橘、苎麻产区。南雄黄烟,仁化、乐昌的白毛茶,马坝油黏米以及三华李、南华李、冬菇、红瓜子、木耳等是主要土特产。为粤、湘、赣三省的交通要冲,京广铁路纵贯,105、107、323国道和坪新、官灯、龙始等公路纵横。北江、浈江和武江、滃江均可通机帆船,韶关机场有定期航班通广州等地。名胜古迹有南华禅寺、韶石山、张九龄墓和乐昌古佛岩、金鸡岭,南雄三影塔、梅关,曲江狮子岩,仁化丹霞山。


猜你喜欢

  • 赵堡口

    又名赵北口。在今河北安新县东二十八里。《方舆纪要》 卷13任丘县: 赵堡口在 “县东北五十里。易水流经此。《志》 云: 即宋时唐兴口也”。《清一统志·河间府一》: 赵北口 “白洋诸淀之水所汇,旧有堤长

  • 肥成县

    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肥成市北老城。东汉属济北国,寻省入卢县。三国魏复置,西晋废。即“肥城县”。

  • 皖南行署区

    1949年置,治所在芜湖县 (今安徽芜湖市)。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南地区。1952年4月撤销。1949年5月以安徽省南部地区设置(省级)。行政公署先驻屯溪市,后迁芜湖市,1951年再迁合肥市,与皖北行

  • 绵 (緜) 诸之戎

    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史记·匈奴列传》: “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故自陇以西有绵诸、 绲戎、 翟䝠之戎。” 西汉置绵诸道。

  • 南看河

    在今云南云县东。《清一统志·顺宁府》:南看河 “在云州东。自顺宁河分流至州境,东入澜沧江”。

  • 白浒塘

    在今江西湖口县南,西濒鄱阳湖。清设白浒塘汛,有把总驻防。

  • 湟中县

    1946年改西宁县置,属青海省。治所在鲁沙尔镇 (今青海湟中县)。县处湟水流域,古为湟中地,故名。在青海省东北部湟水流域,南倚拉脊山。属西宁市。面积2700平方千米。人口46.2万。辖9镇、9乡。县人

  • 落巍县

    亦作洛巍县。唐置,属羁縻归化州。治所在今广西柳江县西北古州村西。北宋庆历四年(1044) 废。

  • 普么 (麽) 部

    宋大理置,属石城郡。在今云南曲靖市南四十五里越州镇。蒙古宪宗六年 (1256) 改普么千户,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越州。

  • 火井县

    隋大业十二年(616)升火井镇置,属临邛郡。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火井镇。一说在今市西油榨乡。唐属邛州。北宋开宝三年(976)移治平乐镇(今邛崃市西南平落镇),至道三年(997)复移故治。元废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