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靖州

靖州

①唐武德初析协州置,治所在靖川县 (今云南昭通市北部靖安坝子)。辖境约当今云南昭通市北部及大关县西部地。天宝后废。

②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高安县 (今江西高安县)。七年 (624) 改为米州。

③北宋崇宁二年 (1103) 改诚州置,治所在永平县 (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水东岸,后移今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郡县释名》 湖广卷下: “取远人安靖之义。” 辖境相当今湖南会同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及通道侗族自治县西部和贵州天柱、锦屏、黎平等县地。南宋绍兴八年 (1138) 移永平县为附郭县。元至元十三年 (1276) 升为靖州路。至正二十五年 (1365) 朱元璋改为靖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元年 (1368) 降为州,三年 (1370) 升为府,九年 (1376) 改为直隶州,以州治永平县省入。属湖广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 (1664) 属湖南省。雍正以后,今贵州部分改属贵州省,辖区缩小。1913年废,改本州为县。


(1)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高安县(今江西高安市)。辖境相当今江西省高安、上高等市县地。七年改名米州。(2)羁縻州。唐武德初置,治靖川县(今云南大关县附近)。属戎州都督府。天宝末年废。(3)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以诚州改名,治今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属荆湖北路。辖境相当今湖南省会同、靖州、通道和贵州省天柱、锦屏、黎平等县地。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移永平县为附郭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为靖州路。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朱元璋改为靖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元年(1368年)降为州,三年升为府,九年改为直隶州,以州治永平县省入。属湖广省。清康熙三年(1664年)属湖南省。雍正以后,今贵州省部分改属贵州省,辖境缩小。1913年废州,改为靖县。


猜你喜欢

  • 康定市

    1939年升康定县置,为西康省省会。即今四川康定县。1950年改市为县。1955年属四川省。

  • 常德县

    1913年改武陵县置,为武陵道治。治所即今湖南常德市。1916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1950年析置常德市。1988年撤销常德县,并入常德市。旧县名。1913年改武陵县置,治今湖南省常德市。

  • 油州

    南朝梁置,治所在淮南县 (今河南桐柏县境)。北周天和二年 (567) 并入纯州。

  • 龙门硿桥

    在今福建龙岩市西。《方舆纪要》卷99龙岩县:龙门硿桥“在县西十里。道通上杭”。

  • 铁场堡

    明置,属广宁前屯卫。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铁厂堡。《方舆纪要》 卷37广宁前屯卫: 铁场堡在“卫西六十里,与山海关接界”。

  • 八岭山古墓群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西北十五里。古名龙山。方圆40平方公里。山上古墓密集,较大的墓冢三四百座。有的高20米,周长300米,以战国时楚墓最多。据记载楚有十八个王和明代诸王均埋葬于此。已发掘的几座战国楚墓

  • 苦竹岭

    ①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北苦竹。明属永春县。《方舆纪要》 卷99泉州府永春县: 苦竹岭 “在县东,接仙游县界。嘉靖四十一年,倭自仙游来犯,义兵拒却之于此”。②在今福建宁化县北。《方舆纪要》 卷98汀州府宁化

  • 芷江

    在今湖南汉寿县西北。系沅水别派。南宋绍兴年间,杨么农民军大将夏诚、刘冲分据两岸立寨。宋熊克撰《中兴小纪》卷13:“诚寨南据芷江,东北阻湖,惟西有陆路,又设重城濠,及陷马坑;冲寨北据芷江,东西南皆阻湖。

  • 白霓桥镇

    即今湖北崇阳县东十六里白霓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崇阳县东有白霓桥镇。

  • 赤斤山

    亦名赤金峡。即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金峡。《清一统志·安西州》:赤金山“在玉门县赤金所西三十里。即赤斤蒙古之山硖也,当北来西去之通道,明参将崔麒败贼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