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村河
即今四川江油市西北之平通河。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15江油县: 雍村河 “在县西南二十里。又名平通河,俗名小江河。其流自平武县界来,径县西,又四十里从北而南至彰明界入涪江”。雍村在河西岸,南宋宝祐间迁龙州及江油县于此。
即今四川江油市西北之平通河。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15江油县: 雍村河 “在县西南二十里。又名平通河,俗名小江河。其流自平武县界来,径县西,又四十里从北而南至彰明界入涪江”。雍村在河西岸,南宋宝祐间迁龙州及江油县于此。
又名鸡公滩。即今湖北仙桃市驻地。清属沔阳州,有州判驻此。民国时属沔阳县。1952年沔阳县迁治于此。1986年改设仙桃市。
十六国后赵置,属兖州。治所在东燕县(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后改属洛州。北魏废。东晋初置,治东燕县(今河南延津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延津县、滑县等地。北魏废。
即乐都水。今青海东部湟水。《清史稿·地理志》 青海和硕特部南左翼末旗: “博罗充克克河……即古湟水,一名洛都水者也。”
即阎梁镇。今为陕西西安市东北阎良区阎良乡。
即北洋。今江苏射阳县南境北洋岸。
东周建都洛阳,历二十二代国王,但因史籍失载,致使多数王陵难以确定墓主。从现有史料和考古资料,东周王陵大致可分三个陵区:(1)周王区。在今洛阳市西南周山附近。因山上有东周王陵,故名。此处现存土冢四个,其
金建为行宫,在今河北玉田县境。大定二十年 (1180) 改为御林。
战国齐邑。在今山东高密市西南。《史记·乐毅传》: “而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赵且为秦所灭,亡之齐高密。”古邑名。战国齐邑。在今山东省高密市西南。《史记·乐毅列传》: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亡之
即艮岳。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隅。宋徽宗筑。宋王偁《东都事略》:“政和初作寿山艮岳于禁城之东陬。”《方舆纪要》卷47:“初名凤凰山,后改寿山艮岳。上为华阳宫,峰峦嶂巘,洲渚池沼,皆以人力为之,穷奇极胜。后
在今江西高安县西北。《舆地纪胜》卷27瑞州:龙珠岭“在高安县西北三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