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雍和宫

雍和宫

清康熙三十三年 (1694) 建,在今北京东城区雍和宫大街东侧。最初是雍亲王府,为胤祯即位前的府邸。雍正三年 (1725) 改名雍和宫。十三年(1735) 因停放胤祯灵柩,将宫内主要建筑改易黄瓦,并立雍正帝影像于永佑殿,改名神御殿,雍和宫成为清帝供祀祖先之影堂。乾隆九年 (1744) 改为喇嘛庙。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北京市东城区。原为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的雍亲王府。雍亲王继承皇位后,将其中一半改为黄教上院,另一半改为行宫。后行宫被焚毁。雍正三年(1725年)将上院改为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年)改建为喇嘛庙。现存建筑和布局融汉藏建筑于一体。中轴线上由南往北排列五重大殿,主要建筑有天王殿、正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建筑布局前半部疏朗开阔,后半部密集而有起伏,殿阁错落,飞檐宇脊纵横。为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喇嘛庙。佛教文物丰富。法轮殿的五百罗汉山、宫内最大建筑万福阁的白檀木雕弥勒佛站像(高26米,其中地面上18米)和照佛楼的楠木佛龛为木雕精品,被誉为雍和宫“三绝”。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雍和宫万福阁


猜你喜欢

  • 保顺军

    五代周显德五年 (958) 置,属沧州。治所在今山东无棣县西北二十里。北宋治平中移无棣县治此。金废。

  • 遮浦山

    亦作柘浦山。在今浙江瑞安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94温州府瑞安县: 遮浦山在 “县西南三十里,其南为坑岭,接平阳县界。嘉靖三十五年,倭寇自闽犯平阳,将自坑岭入县界,邑人设险于柘浦山、天门埭以拒之。柘浦

  • 铁边山

    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清一统志·庆阳府一》: 铁边山 “在安化县北三百二十里。顶平麓险,川流潆绕。宋范仲淹尝置寨于上”。

  • 包头县

    1926年改包头设治局置,属绥远特别区。治所即今内蒙古包头市。1928年属绥远省。1938年析城区置包头市。1953年撤销,并入包头市。旧县名。1926年由包头设治局升设,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城区。

  • 北硖关

    亦作北峡关。即今安徽桐城县北大关镇。《舆地纪胜》卷46安庆府:北硖关“在桐城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26桐城县:北硖关“以北硖山而名。道出舒城,有巡司戍守。亦为北硖镇”。

  • 中克度

    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南清水。明洪武中于此置中克度里目。

  • 牟乡

    在今山东沂南县东南。《春秋》:宣公九年(前600),“秋,取根牟”。杜注:“根牟,东夷国也。今琅邪阳都县东有牟乡。”

  • 五珠山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清光绪《叙州府志》卷5兴文县:五珠山“与都督山(县西南一百四十里)相接。五峰联络如贯珠。先都蛮出入巢穴,擒方山在此”。

  • 焦作镇

    即今河南焦作市。原为修武县地。产煤。清光绪年间,英商创办福公司在此设厂,用机器采煤。民国时,又与华人创办的中原公司联合组成福中公司,形成著名的煤矿区。1956年设焦作市。

  • 崇义郡

    南朝梁置,属司州。治所在梁安县 (今湖北随州市西南)。北周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