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雅尔

雅尔

①地区名。相当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塔尔巴哈台以南,阿拉湖以北一带。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2: 雅尔 “在塔尔巴噶台西北二百里,旧为准噶尔伊克明阿特部游牧之所,车凌班珠尔之昂吉”。因中心地区为雅尔河流域而得名。乾隆中平定准噶尔叛乱后,筑城设治于此。驻有参赞、领队大臣等。参赞大臣等移驻塔尔巴哈台后,此地为塔尔巴哈台的辖境。同治三年 (1864) 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后地入沙俄。

②清新疆政区。乾隆二十八年 (1763) 设参赞大臣,治所在雅尔 (今哈萨克斯坦乌尔贾尔)。辖境相当今新疆塔城、阿勒泰两地区及哈萨克斯坦勒布什河、巴尔喀什湖、阿亚古斯河以东,斋桑泊、额尔齐斯河以南地。乾隆三十年 (1765) 参赞大臣移驻塔尔巴哈台城 (今新疆塔城市) 后,改称塔尔巴哈台。


(1)古地区名。相当今哈萨克斯坦塔尔巴哈台以南,阿拉湖以北一带。因中心区域为雅尔河流域,故名。本准噶尔伊克明阿特部牧地。清乾隆中平定准噶尔叛乱后,筑城设治于此,驻有参赞大臣等。后参赞大臣等移驻塔尔巴哈台,为塔尔巴哈台属境。同治三年(1864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后地入沙俄。(2)古政区名。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至三十年为雅尔城参赞大臣辖区。约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阿勒泰两地区及哈萨克斯坦勒布什河、巴尔喀什湖、阿亚古兹河以东,斋桑泊、额尔齐斯河以南地区。参赞大臣移驻塔尔巴哈台城后,即改称塔尔巴哈台。


猜你喜欢

  • 华陀墓

    在今河南许昌市北二十里苏桥村南。华陀(?—208),东汉末医学家。因不从曹操征召,被杀。墓高5米,周围百余尺。墓前有一碑楼,碑上刻“神医华陀之墓”。碑为清乾隆年间立。

  • 郑河

    古名不家水。在今河南郑州市和中牟县境。《金史·地理志》 开封府中牟县: “有郑河。”《方舆纪要》 卷47郑州: 郑水 “源出梅山,京、索二水自荥阳而东合于郑水,又东北至中牟县,溉田千余顷,其余水下入于

  • 黄连河

    又名黄梁河。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南。《清一统志 ·鄜州》: 黄梁水 “在洛川县东南六十里。源出黄梁谷,一名黄连河,西南流入洛”。

  • 鄜州

    一作敷州。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北华州置,治所在杏城 (今陕西黄陵县西南五里)。隋大业三年 (607) 移治洛交县 (今陕西富县),改为鄜城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鄜州,仍治洛交县。辖境

  • 普济州长官司

    明洪中改普济州置,治所在今四川米易县西北普威彝族乡。清以后废。清康熙年间改普济长官司置,治今四川省米易县西北,属宁远府。后废。

  • 海棠山摩崖造像

    俗称喇嘛洞。在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阿金镇南三十里。据 《阜新县志》: 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3) 章嘉活佛带领徒弟云游到此,见山景幽胜,遂在山下创建喇嘛庙。道光二十八年(1848) 赐名普安寺。光

  • 勐 (猛) 板

    ①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勐海县西南勐板。②即今云南永德县西北勐板。清置猛板土千总。

  • 尚书谷

    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资治通鉴》: 唐宝应元年 (762),仆固怀恩等至洛阳北郊,击史朝义乱军,“转战于石榴园、老君庙,贼又败; 人马相蹂践,填尚书谷,斩首六万级,捕虏二万人,朝义将轻骑数百东走。怀恩

  • 同城守捉城

    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新唐书·地理志》甘州删丹县:张掖河“傍河东壖屈曲东北行千里,有宁寇军、故同城守捉也,天宝二载为军”。

  • 合黎

    《尚书·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对于“合黎”的解释主要有二说:一谓合黎为山名,即今甘肃高台县北之合黎山。郑玄《尚书注》:合黎, 山名。《地说》云,合黎山在酒泉会水县东北。《隋书·地理志》:张掖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