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远军
五代南唐保大末年改新和州置,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北宋开宝八年 (975) 改南平军。
五代南唐保大末改新和州置,治当涂(今安徽当涂县)。北宋开宝八年(975年)改名南平军。
五代南唐保大末年改新和州置,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北宋开宝八年 (975) 改南平军。
五代南唐保大末改新和州置,治当涂(今安徽当涂县)。北宋开宝八年(975年)改名南平军。
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越绝书·越地传》: “麻林山一名多山,勾践欲伐吴,种麻以为弓弦,使齐人守之。”古山名。又称多山。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相传句践欲伐吴,在此山种麻以为弓弦,使齐人守之。
在清外蒙古土谢图汗部境。即今蒙古国中央省哈拉河。《清一统志·喀尔喀》: 哈拉河 “源出土拉河北,与憨山相对之色尔必岭,名揆河。北流……入鄂尔坤河”。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置,属奉天省。治所在塔甸(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长白山为名。辖境相当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及安图、抚松县地。1913年改为长白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置。治今吉林
又称九龙池。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南郊。《明一统志》 卷87金齿军民指挥使司: 易罗池 “在司城南。周三百余步,源自池底涌出。相传昔有妇沙壶,触沉木而感孕,即此池也”。《方舆纪要》 卷118保山县: 九隆山
即今云南易门县西绿汁江。《方舆纪要》卷114易门县:九度河“在县西。即禄丰县之大溪也,流入县境,为九度河。下流入元江府界”。
即烈洲。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长江中。《晋书·桓温传》: 东晋兴宁三年 (365),“简文帝时辅政,会温于洌洲,议征讨事”。又 《刘牢之传》: 元兴初 (402),司马元显以刘牢之讨桓温,刘牢之 “不得已
即月儿灭怯土。在今蒙古国哈剌和林东南山区。为元太宗窝阔台夏季驻地。又称月儿灭恄工。在今蒙古国哈拉和林东南山区。元太宗窝阔台汗夏宫所在地。
①一名沐鹤溪。即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青田县境内之小溪。《方舆纪要》卷94青田县:小溪“在县西南二十里”。东流入大溪后称为瓯江。②即今福建平和县治小溪镇。元置小溪巡司。至元三年(1337)南胜县曾迁治
金皇统二年(1142)并宋泾原、环原二路置,治所在庆阳府(今甘肃庆阳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环县、镇原、泾川以东,灵台以北和陕西长武、彬县、永寿、旬邑、淳化等县地。元初废。金皇统二年(1142年)合宋泾原
即外兴安岭。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北部之斯塔诺夫山脉。《清高宗实录》卷743:乾隆三十年(1765)八月癸亥,黑龙江将军富僧阿等奏:“三年派副总管、佐领、骁骑校于冰解后,由水路至河源兴堪山巡查一次, 回时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