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坊镇
清置,属中部县。即今陕西黄陵县西北隆坊镇。
在陕西省黄陵县东北部。面积136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隆坊街,人口940。北周天和七年(572年)唐高祖李渊之父作牧鄜州于此置马坊,武德二年(619年)置坊州,后撤州名龙坊镇,近代谐为今名。1949年设隆坊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设镇。产玉米、小麦、谷子,盛产烟叶、苹果。有煤炭开采、副食加工、商贸等业及酿造、汽车修理、综合加工等厂。有公路通西包公路。
清置,属中部县。即今陕西黄陵县西北隆坊镇。
在陕西省黄陵县东北部。面积136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隆坊街,人口940。北周天和七年(572年)唐高祖李渊之父作牧鄜州于此置马坊,武德二年(619年)置坊州,后撤州名龙坊镇,近代谐为今名。1949年设隆坊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设镇。产玉米、小麦、谷子,盛产烟叶、苹果。有煤炭开采、副食加工、商贸等业及酿造、汽车修理、综合加工等厂。有公路通西包公路。
①在今福建浦城县东北。《清一统志·建宁府》: 金竹关 “在浦城县东北八十里”。②一名金局关。在今湖北大悟县东黄站镇附近。旧属黄安县。《清一统志 ·黄州府二》: 金局关 “在黄安县西北九十里。西接汉阳府
北宋咸平三年(1000)置,属建州。故址在今福建建瓯市东北。《元丰九域志》卷9建州:丰国监在“州城东北。咸平三年置,铸铜钱”。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置,故址在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北。属建州。铸铜钱,元
一名新店。即今湖北大悟县北三十六里大新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 同治三年(1864)四月,太平军“由应山大新店、双桥镇,驰奔广水驿”。
明置,即今青海乐都县东老鸦城。《方舆纪要》卷64碾伯所“老鸦城堡”条下:“《里道志》云:西宁东百七十里为老鸦城驿。”清以后废。
在今安徽休宁县东南,南接浙江淳安县界。宋淳熙《新安志》卷4休宁县《山阜》:白际山“在县南八十五里。高五十二仞,周八里,东连歙县及严州遂安界”。《清一统志·徽州府一》:白际山“在休宁县东南八十五里。脉从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辽州。治所在今山西左权县北。《元和志》卷13仪州辽山县:“因县西北辽山为名。”大业初属太原郡。唐武德三年(620)属辽州,移治今左权县。八年(625)为箕州治。先天元年(7
指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这里为秦国地而得名。《汉书·娄敬传》 有 “秦中新破” 句,唐白居易有 《秦中吟》 诗。皆指此。古地区名。指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汉书·娄敬传》:“秦中新破。”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容州置,治所在北流县 (今广西北流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容县、北流二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改为容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容州置,治北流县(今广西北流市)。辖境相当今
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东北八里蟠龙冢东一里。元巶在《魏书》、《北史》均无传,据出土墓志称:“王讳巶,字子开,孝文皇帝之孙,丞相清河文献王之第二子也。武泰元年太岁戊申四月戊子朔十三日庚子暴薨于河阴之野,时年
在今山东长岛县。《清一统志·登州府》:长山岛“在蓬莱县北三十里。东西长三十里,若马鬣然。《县志》:凡海道至登州,不得入水城者,必于此驻泊。明时尝命军士屯田”。在山东省山东半岛北端海中。为南、北长山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