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额鲁特部
清西套蒙古二部之一。成吉思汗弟哈撒儿后裔额鲁特和硕特首领顾实汗于明末率部移居青海。清初,其子巴延阿布该阿玉什之子和罗理等居西套。康熙十六年(1677)噶尔丹袭击西套,和罗理率部避地近边。二十五年(1686)上书求牧地,诏居宁夏甘州边外贺兰山(阿拉善山)一带,遂称为阿拉善额鲁特部(又称阿拉善和硕特)。三十六年(1697)编为一旗,扎萨克驻定远营(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驻地巴彦浩特镇),游牧地相当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右旗及磴口、乌达部分地。
清西套蒙古二部之一。成吉思汗弟哈撒儿后裔额鲁特和硕特首领顾实汗于明末率部移居青海。清初,其子巴延阿布该阿玉什之子和罗理等居西套。康熙十六年(1677)噶尔丹袭击西套,和罗理率部避地近边。二十五年(1686)上书求牧地,诏居宁夏甘州边外贺兰山(阿拉善山)一带,遂称为阿拉善额鲁特部(又称阿拉善和硕特)。三十六年(1697)编为一旗,扎萨克驻定远营(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驻地巴彦浩特镇),游牧地相当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右旗及磴口、乌达部分地。
一作桃枝岭。又名桃花岭、冯公岭。在今浙江缙云县西南三十里。《陈书·世祖纪》: 天嘉三年 (562) 三月庚寅,“司空侯安都破留异于桃支岭”。即此。
即今广东化州市西南良光镇。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良光在“州南四十里”。
在今湖北保康县东南。《方舆纪要》卷79保康县:三十六冈山“在县东南三十里。旁多冈阜, 因名”。
在今浙江上虞市西北三十二里沥海镇。《方舆纪要》卷92绍兴府:沥海守御千户所在“府东北七十里。洪武二十年建,属临山卫。城周一里,近海岸有施湖隘、四汇隘,为戍守要地”。清顺治十七年(1660)废。明洪武二
即今河北枣强县南大营镇。明嘉靖《冀州志》卷3枣强县:大营集“在县南四十里”。
即今山东平度市西南二十八里白埠镇。清道光《平度县志》卷9有白埠。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昌平县置,为宁浦郡治。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南七里郁江南岸。南朝宋属宁浦郡。隋开皇间为简州治。大业初属郁林郡。唐为横州治,至德中移治今横县。明洪武初废入横州。古县名。三国吴永安三年
一作羊八景。即今西藏当雄县西南羊八井。清乾隆《卫藏通志》卷4:“阳八井分路四十里至峡布。”
在今广西贵港市东南。明万历 《广西通志》 卷5博白县: 浪醴江在“县西六十里。源出尚流乡,西流经贵县”。入于郁江。
唐武德五年(622)改管州置,治所在静乐县(今山西静乐县)。辖境相当今山西静乐县地。次年废。唐武德五年(622年)改管州置,治静乐县(今属山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静乐县一带。次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