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阿勒坦淖尔乌梁海二旗

阿勒坦淖尔乌梁海二旗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设,在今俄罗斯共和国戈尔诺—阿尔泰斯克一带。同治三年(1864)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划入俄国版图。


猜你喜欢

  • 帖仡佬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北。后废。

  • 豆子

    古盐泽名。在今山东惠民县北。《资治通鉴》:隋大业七年(611),“平原东有豆子,负海带河,地形深阻, 自高齐以来,群盗多匿其中”。《隋书·王充传》:大业十二年(616),“厌次人格谦为

  • 尺八口

    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南九十里尺八镇。《方舆纪要》卷78监利县“大江”条下:“县治临江尝多水患。元大德中议开尺八穴以杀江流,至明时穴已湮废。”

  • 天岭山

    在今广东龙门县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龙门县:天岭山“高千仞,为一邑之望,一名指天岭”。

  • 飞泉砦

    本飞井坞。北宋政和七年(1117)赐名,属镇戎军。在今宁夏彭阳县北。金属镇戎州,后废。

  • 范里镇

    即今河南卢氏县东南范里乡。清光绪 《卢氏县志》 卷2 《驿铺》: 东南路,“范里镇铺,三十里”。在河南省卢氏县东南部。面积338.5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范里村,人口 1910。春秋战国

  • 梁山

    ①即吕梁山。在今山西离石县东北。《尚书·禹贡》: “治梁及岐。” 《方舆纪要》 卷42以为梁山即吕梁山。②亦名东梁山、博望山。即今安徽芜湖市北长江东岸东梁山。《宋书·孝武帝纪》: 大明七年 (463)

  • 水硍山

    在今贵州江口县西南,接石阡、岑巩县界。《明史·贵州土司传》:万历三十四年(1606),“贵州巡抚郭子章讨平贵州苗……其在水硍山介于铜仁、思石者,曰山苗,红苗之羽翼也。……子章乃命总兵陈璘、参政洪澄源率

  • 慈丘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江夏县置,属显州。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五十里。《元和志》 卷21: “取慈丘山为名。” 大业初属淮安郡。唐属唐州。五代周废入比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江夏县置,“

  • 瓮 (甕) 真河

    在今贵州贵定县西南。《清一统志 ·贵阳府》: 瓮真河 “在贵定县西南小平伐司西。下流入清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