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新县

阳新县

①三国吴置,属武昌郡。治所在今湖北阳新县西南六十里。隋开皇九年(598)改为富川县。

②1914年改兴国县置,属湖北江汉道。治所即今湖北阳新县。1932年直属湖北省。


在湖北省东南部、长江南岸,南邻江西省。属黄石市。面积 2767 平方千米。人口98.4万。辖15镇、1乡。县人民政府驻兴国镇。汉置下雉县,属江夏郡。三国吴析鄂县置阳新县(治今县西南阳新),与下雉县同属武昌郡。西晋下雉并入阳新。南朝陈分阳新置永兴县,治今阳新县址。隋开皇九年(589年)改阳新县为富川县,属江夏郡;十八年富川县并入永兴县。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于永兴县置永兴军;三年改兴国军,属江南西路。元为兴国路,属江西行省,后属湖广行省。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兴国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府为州,省县入州,属武昌府。清为兴国州。1912年改州为县,1914年复名阳新,治今址,属江汉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大冶专区,1952年属黄冈专区,1965年属咸宁专区,1970年属咸宁地区,1996年划归黄石市。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地处幕阜低山丘陵向长江冲积平原过渡带。河湖密集,东北有长江,中部有富水。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主产稻、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玉米等,盛产苎麻。为全国柑橘重点县和湖北省商品鱼养殖基地。有机械、炼铝、化肥、电子、建材、采矿等厂矿。是全国主要产铜基地之一。长江和富水通航。武九铁路和106、316国道,浮界、横沿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半壁山古战场、文峰塔等。


猜你喜欢

  • 宝通禅寺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洪山南麓。南宋端平年间由湖北随州大洪山迁此。原名崇宁万寿禅寺,明成化二十一年 (1485) 改今名。现存殿宇多系清同治四年 (1865) 至光绪五年 (1879) 建筑。主要建筑有山

  • 金钱隘

    在今福建清流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98清流县: “金钱隘在县西北,路通宁化。”

  • 密江郡

    即齐江郡。治所在乌江县 (今安徽和县东北四十里乌江镇)。《旧唐书·地理志》 乌江县: “北齐为密江郡。陈为临江郡。” 密为齐之讹。

  • 格楞窝集

    又作格连窝集。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左岸格林河上游。清齐召南 《水道提纲》 卷24: “格林河源出格林窝集,在乞母泥窝集之北三百里。”

  • 荣丁乡

    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东北荣丁乡。清乾隆 《屏山县志》 卷1: 荣丁乡在 “县西北三百六十里。有荣丁场”。

  • 夜郎旧城

    在今贵州桐梓县西北夜郎乡。《明史·刘綎传》: 万历二十八年 (1600) 讨杨应龙叛乱,四川总兵刘綎逾夜郎旧城,直抵娄山关。在今贵州省桐梓县西北夜郎坝。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之役,四川总兵刘

  • 神武军

    ①唐调露二年 (680) 改大武军置,属朔州。治所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北三十三里马邑村。天授二年 (691) 改为平狄军。②一作天威军。唐天宝八载 (749) 改振武军置,属陇右节度使。治所在今青海湟源县

  • 都并县

    南齐置,属临漳郡。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境。梁、陈时废。

  • 华宁县

    1932年改黎县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华宁县。钱一《华宁县由来》:“它的命名是因县城北面有一华盖山,其次,又因历史上曾取名为宁州,故取华盖山和宁州的一个字来命名为华宁县。”(载《地名集刊》198

  • 廮遥县

    北魏永安二年 (529) 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宁晋县。隋开皇六年 (586) 改为廮陶县。古县名。北魏永安二年(529年)分廮陶县置,治今河北省宁晋县。为巨鹿郡治。隋开皇六年(586年)又改名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