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山

长山

①在今辽宁新民市东三十里。明《全辽志》卷1沈阳中卫:长山在“(沈阳)城西北八十里”。

②在今江苏丹徒市西南二十五里。宋《嘉定镇江志》卷6:长山“山有灵泉,旧传其流与练湖通注,溉民田万顷”。《宋史·河渠志》:“丹阳练湖幅员四十里,纳长山诸水。”

③在今安徽霍邱县西。《方舆纪要》卷21霍邱县:长山“在县西八十里。有三山相连,曰南长山、北长山、中长山”。

④在今浙江诸暨市西城西乡。宋《嘉泰会稽志》卷9诸暨县:长山“在县西一里。夏侯曾先《地志》云:山高五十余丈,其顶平博,有石室,可坐百人”。

⑤一名金华山。在今浙江金华市北二十里。《隋书·地理志》:东阳郡金华县“有长山”。《寰宇记》卷97婺州金华县:长山“一名金华山”。东汉末置长山县,即取此以为县名。

⑥在今浙江镇海县南四十里。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

⑦在今山东蒙阴县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35蒙阴县:长山“其山或起或伏,南北连延凡数十里”。

⑧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旧五代史·梁书·冯行袭传》:行袭“授均州刺史。州西有长山,当襄、汉、蜀路,群贼屯据, 以邀劫贡奉,行袭又破之”。

⑨在今甘肃秦安县南二里。《元丰九域志》卷3秦州:静戎砦有长山堡, 以山为名。《清一统志·秦州一》:长山“长八十里,迤逦经杜树坪,止于县之东南,其西连州北之三阳川,亦名三阳山”。


(1)古山名。(1)又名读书山。在今安徽省青阳县东南。北宋范仲淹曾读书于此。元萨都剌诗:“断云衔雨溪南去,失却长山一半青。”(2)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南。地当襄、邓入蜀之道。《资治通鉴》:唐中和四年(884年),群盗据均州西长山,抄掠贡赋。刺史冯行袭讨平之,蜀道以通。(2)集镇名。(1)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东北部。属新街镇。人口4600。以东有长山得名。长山也称荏山,相传越王种荏于此。产稻、油菜籽、棉花。有陶瓷、羊毛衫、塑料等厂。“仿南宋官窑”瓷器畅销国内外。公路通城区。(2)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西南部。人口4730。以村西北长山得名。村跨桐溪,集市兴旺。多千年古井。公路通市区。


猜你喜欢

  • 会兴镇

    即今河南三门峡市会兴镇。清及民国时,为山西潞盐(晋盐)分销河南各县的运输中枢。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区北部。面积31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会兴街,人口 4030。因集会多,生意兴隆,故名。原为

  • 始昌苑

    东汉永初六年 (112) 置,为马苑。在今四川会理县境。《后汉书·孝安帝纪》: “六年春正月庚申,诏越巂置长利、高望、始昌三苑。”

  • 蜡烛峰

    在今广东和平县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和平县,蜡烛峰 “地名岑冈,高八十余丈,周五十余里”。

  • 带方郡

    东汉建安时公孙康析乐浪郡南部置,属幽州。治所在带方县 (今朝鲜黄海北道凤山土城内)。以带水得名。辖境相当今朝鲜黄海南北道、京畿道及江原道北部地。西晋建兴元年 (313) 侨治棘城 (今辽宁义县西南)。

  • 归水崖

    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境。《明史·李应祥传》:万历十三年(1585),“杨柳番出攻晋安堡,犯归水崖、石门坎,遂入金瓶堡,杀守将”。又“窥蒲江关,断归水崖、黄土坎道,筑墙五哨沟,绝东南声援”。约在今四川省平武

  • 乌玉河

    亦作黑玉河。即今新疆和田、皮山县境之喀拉喀什河。《宋史·于阗国传》:于阗国“国城东有白玉河,西有绿玉河,次西有乌玉河,源出昆冈山,去国城千三百里。每岁秋,国人取玉于河,谓之捞玉”。

  • 热薄汗山

    即康狼山。在今甘肃临洮县北。《元和志》 卷39五泉县: “康狼山,亦名热薄汗山,在县南一百四十里。西秦乞伏乾归太子炽磐,招结诸部二万七千,筑城于康狼山以据之,即此山也。”

  • 小苇沙河

    即今吉林集安市西北一百六十里小苇沙河村。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10奉天省矿产表:辑安县“小苇沙河,煤(矿)”。

  • 齐安县

    ①北魏正始元年(504)置,为齐安郡治。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县东。隋开皇初改为钟山县。②南齐改思平县置,为齐安郡治。治所在今广东恩平市北二十里。隋开皇中属高州,十八年(598)改为海安县。唐武德五年(62

  • 尚庄遗址

    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四十四里尚庄村东侧。1975年秋至1976年春发掘,出土文物有骨针、蚌器、石器、陶器等四千五百余件。其中灰陶鬶、红陶鼎、彩陶壶为珍贵的典型文物,分属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