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置,属惠州卫。治所在长乐县(今广东五华县西北华城镇)。清废。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置,属惠州卫。治所在长乐县(今广东五华县西北华城镇)。清废。
即今江西樟树市东南芗溪街。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6:清江县东北有芗溪墟。
①在今湖南吉首市南。清同治 《乾州厅志》: “湾溪汛石城,嘉庆二年筑。”②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1麻阳县 “鸦剌关” 条下: “又湾溪堡,在县 (治今锦和镇) 西南。宣德六年,镇
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四十里庐山。《水经·庐江水注》:“庐山之北有石门水,水出岭端,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因有石门之目焉。水导双石之中,悬流飞瀑,近三百许步,下散漫十数步,上望之连天若曳,飞练于霄中矣。”
秦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东北。东汉废。古县名。秦置,治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北,属南郡。东汉废。
①唐置,属扬子县。即今江苏仪征市。五代唐同光二年(924)杨吴改迎銮镇。②北宋置,属新化县。即今湖南新化县北八十里白溪镇。③北宋置,属江津县。即今四川江津市西南白沙镇。光绪《江津县志》卷2:白沙镇“距
①一名海门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东北长江中,西近焦山,系焦山东支。唐李白有 《焦山望松寥山》 诗。宋蔡肇 《立春日焦山留客》 诗中云: “云生江海交流处,人在松寥最上层。”②在今安徽旌德县南,与璧山相对。
即今江西崇义县东南四十五里长龙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即今四川都江堰市东之蒲阳河。为西汉蜀郡太守文翁所开,为湔堰 (都江堰) 三大干渠之一。《水经·江水注》: “江北则左对繁田, 文翁又穿湔㳛以溉灌繁田一千七百顷。”
①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南。《水经·滍水注》:彭水 “俗谓之小滍水。水出鲁阳县南彭山蚁坞东麓,北流径流彭山西,……又东北流,直应城南而入滍”。②一名筑水。即今湖北西北部汉水支流南河。《左传》: 桓公十二年
三国蜀置,属建宁郡。治所在今云南弥勒县南新哨附近。南朝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