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山关
明置,属阆中县。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五里蟠龙山后。《明 一统志》 卷68保宁府: 锯山关 “在府城北盘龙山,为汉沔要冲之路”。
明置,属阆中县。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五里蟠龙山后。《明 一统志》 卷68保宁府: 锯山关 “在府城北盘龙山,为汉沔要冲之路”。
汉长安城内桂宫的南门。《汉书·成帝纪》:帝为太子时,“初居桂宫,上尝急召,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绝驰道,西至直城门,得绝乃度,还入作室门(未央宫北面别门)”。注引张晏曰:“门楼上有铜龙,若白鹤、飞廉之为名
一作曲逆。战国燕邑,后属魏。在今河北顺平县东南子城。《战国策·赵策一》:“今鲁句注禁常山而守,三百里通于燕之唐、曲吾。”即此。即“曲逆”。
1935年改临江设治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在今云南勐海县北九十六里勐往城子。王树五《云南省市县名考释》:“‘宁江’一名则取‘临江’二字之谐音而成。”( 《地名集刊》 1986年第2期) 1949年迁治
①在今安徽铜陵市狮子山矿区。《元和志》卷28南陵县: 铜井山 “在县西南八十五里。出铜”。李白 《答杜秀山五松山见赠》: “铜井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指此。②一名铜官山。在今安徽全椒县西。《寰
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十里柏井村。《旧唐书·李自良传》:唐大历十三年(778),鲍防抵御回纥入侵,“促伯瑜等逆战,遇虏于百井,伯瑜等大败而还”。即此。宋于此置百井寨。又作柏井,即今山西省阳曲县东北柏井。《
在今山东烟台市宁海镇西南四十里。《寰宇记》 卷20文登县: “铁官山在县西百四十里。按此山去牟平县百里。锢铁之处犹存。汉置铁官。”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新城县置,属伊州。治所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古城村。大业初属河南郡。唐属洛州。北宋熙宁三年(1070)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新城县置,治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以伊阙山
唐显庆元年 (656) 置,属悉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天授二年 (691) 属静州。天宝元年 (742) 属静川郡。乾元元年 (758) 属静州。广德后废。古县名。武周天授二年(691年)置,治今
北宋置,属贵池县。在今安徽贵池市东南三十五里灵芝村。北连梅根,东通青阳。(1)古镇名。宋置,在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东南。(2)今镇名。在山西省寿阳县东部。面积218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
①隋开皇六年 (586) 改西充国县置,属绵州。治所在今四川安县南五十里塔水镇。《元和志》卷33神泉县: “因县西神泉为名。” 大业初属金山郡。唐武德初属绵州,天宝初属巴西郡,乾元初属绵州。《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