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锦州市

锦州市

1937年析锦县置,属辽宁省。治所在锦县 (今锦州市)。《明一统志》 卷25辽东都司 《山川》: 锦川 “在锦州城西,一曰锦水,州以此名”。清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 卷26: “小凌河又名锦川。”此河从西北绕城西而南,复折而北,经城之东、又转南流,回旋如锦,故名。有辽沈战役纪念碑及纪念馆。


在辽宁省西部,南临渤海辽东湾。面积1.01万平方千米(市辖区535.7平方千米)。人口307.4万(市辖区86.6万)。辖凌河、古塔、太和3区和黑山、义县2县,代管凌海、北宁2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古塔区。“锦州”一名始于辽代。西汉置徒河县,即今市,属辽西郡。三国魏废。西晋慕容廆复置。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年)废。辽始建锦州,属中京道。金改属北京路。元代属大宁路。明洪武初废锦州,二十四年(1391年)于此置广宁中屯卫,后徙置广宁左屯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设锦县,属广宁府;次年徙广宁府治锦县,改名锦州府。1913年废府为锦县。1914年属奉天省辽沈道,1929年属辽宁省。1937年由锦县析置锦州市(县级)。《明一统志》:锦川“在锦州城西,一曰锦水,州以此名”。《钦定盛京通志》:“按锦川,即小凌河。此河从西北绕城西而南,复折而北,经城之东,又转南流,回旋如锦,故名。”1945年置辽西专署和锦州市人民政府。1946年至1948年为国民党军队占领,属辽宁省。1949年属辽西省,省直辖。1954年属辽宁省,为省辖市(地级)。1958年锦州专区撤销,所辖锦西、兴城、绥中、锦县、北镇、黑山、义县七县划入。1965年所辖锦西等七县又归锦州专区,1968年锦州专区撤销复原。1985年锦西县改市,1986年兴城县改市。1989年北镇县改北镇满族自治县;锦西市升地级市,兴城市、绥中县划出。1993年锦县改凌海市,1995年北镇满族自治县改北宁市。地处辽西丘陵与辽河平原过渡区。境内较大河流有绕阳河、大凌河、小凌河、女儿河等。矿产有煤、膨润土、花岗石、石灰石、金、银等。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市郊农产高粱、玉米、大豆、棉花等。工业有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纺织、船舶修造等,是新兴工业城市。铁路以京哈线为主,连接锦承、大郑、新主、新义、南票等线。有102、305国道和阜锦、鞍羊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广济寺、大笔架山和北宁医巫闾山、北镇庙、崇兴寺双塔、义县奉国寺、万佛堂石窟等。纪念地有辽沈战役烈士陵园。


猜你喜欢

  • 道清铁路

    从河南浚县之道口镇 (今滑县城) 至沁阳县之清化镇 (今博爱县城)。全长约150公里。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动工修建,三十一年 (1905)修至柏山镇,西距清化仅十里,工辍。至1941年展筑至

  • 新县

    1947年改经扶县置,属河南省。治所在新集 (今河南新县治)。在河南省东南部,南邻湖北省。属信阳市。面积1612平方千米。人口34.1万。辖6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新集镇。1933年析河南省光山和湖

  • 则库城

    一作哲古宗。即今西藏措美县东北哲古。《清一统志·西藏》 卫地诸城:则库城“在喇萨东南三百四十里”。

  • 牟郎城

    唐南诏置,属镇西节度。在今缅甸克钦邦密支那以东,伊洛瓦底江东岸的允冒。南诏后期属丽水节度。

  • 土门堡

    ①明置,属镇番卫。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南。《方舆纪要》卷63镇番卫“东安堡”条下:“又卫东南有土门堡,万历中,设守备驻守于此。”②即今甘肃古浪县东北土门镇。《清一统志·凉州府二》:土门堡“在古浪县东北六十

  • 花马山

    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清一统志·丽江府》:花马山“在(丽江)县境旧巨津州(今巨甸镇)东南一百五十里。崖壁上有石,色斑烂类花马,因名。昔磨些诏自名其国为花马,本此”。

  • 五篆山

    一作武篆山。在今广西东兰县西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109东兰州:五篆山“在州西南”。

  • 对峙河汛

    即今湖北竹山县东北官坪乡(对峙河)。民国《湖北通志》卷36竹山县:对峙河“《光绪舆地记》:在县东北八十里。驻外委”。

  • 青莲乡

    亦作清廉乡。唐属绵州昌明县。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南青莲镇。唐诗人李白幼时随父自碎叶 (今哈萨克斯坦托克马克) 迁居于此,自号青莲居士。人称李青莲或青莲学士。古地名。又称漫波渡。在今四川省江油市南青莲镇。唐

  • 倚毫川

    今山西垣曲县东亳清河上源。《水经·河水注》: 倚亳川水 “出北山矿谷,东南流注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