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骊县
1931年改铁骊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在铁山包 (今黑龙江省铁力市)。1956年改为铁力县。
旧县名。1933年由铁骊设治局升设,治今黑龙江省铁力市铁力镇。1956年撤销,改设铁力市。
1931年改铁骊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在铁山包 (今黑龙江省铁力市)。1956年改为铁力县。
旧县名。1933年由铁骊设治局升设,治今黑龙江省铁力市铁力镇。1956年撤销,改设铁力市。
明洪武十三年(1380)置,在今甘肃临洮县北太石铺镇。清裁。民国初于此置沙县(后改为洮沙县)。
在今江西波阳县东。《明一统志》 卷50饶州府: 郭璞山“在府城东和南乡。根盘五十里,崇高百仞,峰峦峭拔,为鄱阳郡山之冠。世传郭璞尝旅寓于此”,故名。《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鄱阳县: 郭璞山“府东百十
①亦名龙门江。在今广西钦州市南龙门港镇。《方舆纪要》卷104钦州:龙门江在“州南六十里。《志》云:安京山之阴有涌沦江,南经州南四十里亦曰罗浮水,又南曰龙门江,两山对峙,形势若门,……嘉靖二十八年,安南
即今伊朗德黑兰市南卡泽龙。《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可咱隆”。
在今浙江开化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3开化县:马金岭“在县北九十里,东接遂安,北接休宁,最为冲要”。
即今江苏六合县西北竹镇。《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六合县:竹镇,“《志》云:宋设巡司及税务于此”。原名竹墩镇,以宋庙讳改名。
即今江西奉新县东北之南河。《陈书·周文育传》:陈初,周文育击欧阳頠等, 屯豫章,“孝顷有舴艋三百艘、百余在上牢, 文育遣军主焦僧度、羊柬潜军袭之,悉取而归”,即此。《方舆纪要》卷84南
即今吉林抚松县南松花江上源头道江。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7:三音额音河,“国语(满语), 三音, 好也, 额音, 流也。(吉林)城南五百二十余里。源出长白山,西北流,复折而东北入混同江”。《清一统
在今山西岢岚县东。《清一统志·太原府一》:苏孤戍城“在岢岚州东三十里。相传北齐所筑。其东北隅没于水,仅存三面。今名三角村”。
春秋宋邑。在今河南虞城县东北。《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前469),宋景公 “游于空泽”。杜注: “空泽,宋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