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川山
在今四川南坪县西一百四十里。《隋书·地理志》 钳川县: “有钳川山。” 县以山为名。《元和志》 卷22钳川县: “钳川神祠去县西北十里。水、旱人祈请焉。”
在今四川南坪县西一百四十里。《隋书·地理志》 钳川县: “有钳川山。” 县以山为名。《元和志》 卷22钳川县: “钳川神祠去县西北十里。水、旱人祈请焉。”
在今浙江瑞安市南飞云江上。《方舆纪要》卷94瑞安县:飞云渡在“县南七里安阳江津济处也。波流汹涌,横截南北,有飞云关,往来者必出于此渡”。
又名军都关、太行第八陉、蓟门关、纳款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三十里。关门南北相距四十里,两山夹峙,下有巨涧,悬崖峭壁,称为绝险。《吕氏春秋·有始》: 九塞有 “居庸”。《汉书·地理志》: 上谷郡居庸县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北二十里邦水。明洪武十六年(1383)改为邦水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都匀市西北栗水(邦水)。属管番民总管。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为邦水长官司。
①亦名浣花草堂。在今四川成都市区西郊浣花溪畔。为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故居。唐乾元三年(760)诗人在此盖草舍居住,即诗中所云“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北宋元丰间,在旧址建祠宇,近梵安寺,成为成都
在今陕西汉中市东。南北朝时戍守要地。《宋书·萧思话传》:元嘉十年(433)二月,“(萧)承之等进黄金,(蒲)早子、(萧)健等退保下桃”。
一名六万寨。在今安徽霍山县西南。《方舆纪要》卷26霍山县:六安山“在县西三十里。四周险峻如城,有四门,古多避兵于此”。宋筑寨于此。现遗址尚存。
即艳阳洞。在今四川仁寿县南。唐杜光庭 《录异记》: “焰阳洞,古老相传在陵州阳山之下,从来隐蔽,人莫知处。乾德三年辛巳正月十六日癸卯,井监史保义,军使太保马全章梦一紫衣束带巍冠者,状若道流,揖之俱行,
北宋置,属将利县。即今甘肃康县西北平洛镇。在甘肃省康县西北部。面积118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平乐街,人口 1416。西汉置平乐道,取“太平康乐”之意得名。北魏置平洛县治此。西魏废。明为
①又名杨溪。即今上海市宝山区西三十里广福。《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嘉定县“南翔镇”条下记:“嘉靖二十三年,倭贼犯南翔、广福。”即此。②明置,属遂宁县。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南。《方舆纪要》卷71遂宁县:广福
一名冽口。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殷栗。因处列水(今大同江)入海口而得名。东汉末属带方郡。西晋后废。古县名。列,又作冽。西汉置,治今朝鲜黄海南道殷栗郡。属乐浪郡。三国魏属带方郡。西晋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