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洞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4阜平县: 金洞口,“大茂山之口也,北接倒马关,旧为戍守要地”。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4阜平县: 金洞口,“大茂山之口也,北接倒马关,旧为戍守要地”。
在今湖北竹溪县东南六十里汇湾河北岸。清有把总驻防。
西汉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高台县西骆驼城。东汉改为表氏县。《后汉书·灵帝纪》:光和三年 (180) “秋,表是地震涌水出”。古县名。是,又作氏。“是”、“氏”,古通用。西汉置,治今甘肃省高台县西。
即今河北丰南市东南五十里爽坨乡。清 《畿辅舆地全图》 丰润县: 爽坨镇在 “县东南九十里”。光绪 《丰润县志》 卷 1: 爽坨镇 “距城九十里”。
元置,属庆远南丹安抚司。治所即今广西南丹县西北六寨镇。明洪武初废入南丹州。清设千总驻防。元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西北六寨镇。后废。
亦译作忽里模子、忽鲁谟厮。在今伊朗东南部,旧港在米纳布附近,新港在波斯湾,口格什姆岛以东之霍尔木兹岛。《明史·外国传七》: “忽鲁谟斯,西洋大国也。……其国居西海之极。自东南诸蛮邦及大西洋商舶、西域贾
明置,属石泉县。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3石泉县: 复土堡在 “县西北十里。堡南十里为青冈堡。二堡之间有青泗口,路通坝底,为河东、河西、白草、青片诸番出入处”。
①在今江苏镇江市西。《清一统志·镇江府一》: 宝盖山 “在丹徒县西四里。有茅山道院”。②即今福建石狮市东南宝盖山。明 《寰宇通志》 卷46泉州府: 宝盖山 “在晋江县南。上有石塔 (姑嫂塔),宏壮耸拔
在今云南永胜县东五里谭家坪。《方舆纪要》卷117北胜州:小吉都寨“在州东五里。《志》云,元时土酋高斌祥屯兵于此”。辛亥革命后改今名。
一名扬子宫。隋大业七年 (611) 建,在今江苏邗江县南杨子桥一带。又称扬子宫。隋大业七年(611年)炀帝筑,在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南扬子桥附近。
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北凤凰村。《明史·广西土司传》:弘治中,韦银豹“尝挟其五子据凤皇、连水二寨”。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