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竹峰
在今江西吉安县北。《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金竹峰 “在府城北六十里。两峰独峙如竹”。《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庐陵县: 金竹峰“高约三百丈,周三十七里。两峰相峙如竹,因名”。
在今江西吉安县北。《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金竹峰 “在府城北六十里。两峰独峙如竹”。《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庐陵县: 金竹峰“高约三百丈,周三十七里。两峰相峙如竹,因名”。
一名圣人岩。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寰宇记》卷44晋城县:“石人山在县东南八十八里,有双石高标类人形。”在河南省中西部鲁山、嵩县、南召三县交界处。为外方山主峰,最高峰蛤蟆石,海拔 2153 米。为汉水、
①东汉建安六年(201)刘璋改巴郡置,属益州。治所在阆中县(今四川阆中市)。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武胜以东,广安、渠县以北,万源、开江以西地区。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改为巴郡,不久复为巴西郡。西晋属
①在今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外。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建,初名光林寺。隋仁寿二年(602)改名宏业寺。唐开元间又改名天王寺。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改名大万安寺。元末寺毁于兵火,明初复建,宣德十年(1435)改
即今云南大关县。清雍正十一年 (1733)大关厅由今大关县西翠华镇老城徙治于此。1913年后为大关县治。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湘江中。《新五代史·楚世家·马殷传 (附《希广传》)》:“彦瑫败希萼于仆射洲。”即此。在今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中。《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二年(949年),楚朗州节度使马希萼自朗州攻其弟希
在今浙江江山市东。《方舆纪要》卷93江山县:白跶寨在“县东八十里”。
即白狼水。今辽宁西南部大凌河上游。《魏书·地形志》: 龙城县有狼水。《水经·大辽水注》:“白狼水又东北径龙山西,燕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龙山之南,福地也,使阳裕筑龙城,改柳城为龙城县。”
在今台湾省台南市东北。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卷2:木冈山“在府治东北约百三十余里。巍峨特耸,其顶每罩云雾,必至天气清朗之时方见山形,远望其峰,上与天齐。台湾之山惟此山最高而且大”。
①隋末置,属邥州。治所即今安徽临泉县。唐初属颍州,后省入汝阴县。神龙二年(706)复置,仍属颍州。北宋政和四年(1114)属顺昌府。金仍属颍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寻复置。明洪武初废。②明弘治
今西藏定日县。元代八思巴于此置洛万户府。(1)古邑名。又作雒。本商邑,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白马寺东。西周成王时由周公主持加以扩建,称成周城,迁殷人居此;同时又筑王城于今洛阳市西王城公园一带,为周人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