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郡
①十六国北凉置,治所在今甘肃民乐县境。《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95: 沮渠蒙逊永安十年(410),“以从弟成都为金山太守”。北魏废。
②隋大业三年 (607) 改绵州置,治所在巴西县(今四川绵阳市东涪江东岸)。《寰宇记》 卷83绵州:“金山郡以金山为号。” 辖境相当今四川绵阳、江油、安县三市县及德阳、三台等市县部分地。唐武德元年(618) 复改为绵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绵州置,治巴西县(今四川绵阳市东)。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绵阳、江油、安县等市县地。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绵州。
①十六国北凉置,治所在今甘肃民乐县境。《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95: 沮渠蒙逊永安十年(410),“以从弟成都为金山太守”。北魏废。
②隋大业三年 (607) 改绵州置,治所在巴西县(今四川绵阳市东涪江东岸)。《寰宇记》 卷83绵州:“金山郡以金山为号。” 辖境相当今四川绵阳、江油、安县三市县及德阳、三台等市县部分地。唐武德元年(618) 复改为绵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绵州置,治巴西县(今四川绵阳市东)。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绵阳、江油、安县等市县地。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绵州。
在今云南宾川县西。《清一统志·大理府》: 金龙湫 “在宾川州 (西) 百里洱河东。林木茂密,泉声混混,祷雨辄应。《明地理考》: 州西有金龙湫,流入西洱河”。
唐代洱海地区六诏之一。在今云南洱源县。开元中为南诏所败。
在今广东澄海市东南莱芜半岛。《清一统志·潮州府》: 莱芜山“在澄海县东南海中。有大小二山。小莱芜在县东南十里。一名留子山; 大莱芜在县东南二十里,一名双髻山”。
在今湖北监利县西。《方舆纪要》 卷78监利县: 南江湖在 “县西十里……近大江。因名”。
元沙麻部、中州、中县治。在今四川雷波县西南雷池乡(瓦岗)。《元史·地理志》 中县:“县治在住头回甸,盖越嶲之东境也。所居乌蛮自别为沙麻部,以酋长所立处为中州。至元十年内附。十四年仍为中州。二十二年降为
即今山东沂南县治界湖镇。清道光 《沂水县志》 卷2: 界湖集 “距 (沂水县) 城七十里”。1940年后为沂南县治。
金改梅回寨置,属繁畤县。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一百零五里迷回村。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鼓楼东大街西口路北。始建于元大德九年(1305)。原为喇嘛庙。泰定四年(1327)五月,以寺中的广寿殿为神御殿,供奉成宗铁穆耳帝后的织锦影像。清末为避道光帝讳改名万寿寺。
在今江苏仪征市西。《宋史·河渠志六》:崇宁二年 (1103) 十二月,“诏淮南开修遇明河,自真州宣化镇江口至泗州淮河口,五年毕工”。今堙。
别名龙川。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十里,大鄣水西岸。元置坑口务,明初废。为龙川胡氏祖居地。明成化戊戌(1478)进士、户部尚书胡富,嘉靖戊戌(1538)进士、兵部尚书胡宗宪均为本村人。现存有“龙川胡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