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金华市

金华市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金华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浙江金华市。


简称婺。在浙江省中部。面积1.1万平方千米(市辖区 2044.8 平方千米)。人口449.9万(市辖区91.3万)。辖婺城、金东区和浦江、武义、磐安县,代管兰溪、东阳、永康市。市人民政府驻婺城区。东汉初平三年(192年)置长山县,为会稽西部都尉治。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改置东阳郡。南朝梁置婺州,复改缙州,改东阳郡为金华郡;陈又改金华郡为东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置婺州,又改长山县为吴宁县,十二年改吴宁为东阳县,十八年改名金华县。《元和郡县志》金华县:“长山一名金华,故取名焉。”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州为东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婺州。垂拱四年(688年)改名金山县。神龙元年(705年)复名金华县。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东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婺州。元改婺州路,明、清为金华府,民国初废府。1914年置金华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49年于金华县城区置金华市;又设金华专区,驻金华市。1962年金华市撤销,并入金华县。1973年改金华专区为金华地区。1979年复置金华市。1981年撤销金华县,并入金华市。1985年撤销金华地区,所属永康、武义、东阳、磐安、义乌、浦江六县划入,并恢复金华县;金华市升为地级市;原金华市辖区分设婺城区和金华县,兰溪县改市。1988年义乌、东阳二县改市。2000年金华县改金东区。地处浙中丘陵盆地东部。南北仙霞岭和会稽山、龙门山夹峙,东为大盘山。中部丘陵平原相间。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产稻、棉花、油菜籽、茶叶、蔗糖、蚕茧、柑橘和肉猪。兰溪为乌桕籽著名产地,义乌为浙江省重点产糖区,武义为中国萤石重要产区,磐安种植白术、元胡、白芍等中药材历史悠久。特产金华火腿,尤以东阳蒋雪舫腿、浦江竹叶熏腿称著。兰溪金丝琥珀蜜枣、义乌南枣、武义宣莲亦久享盛名。东阳木雕、浦江剪纸以技艺精湛和风格独特闻名。工业有机械、纺织、化工、冶金、制药、塑料、皮革、电子、食品等。东阳建筑业发达,义乌小商品市场闻名全国。婺剧为地方剧种,亦为全省重要剧种之一。为浙中重要的交通枢纽。浙赣铁路、330国道杭金衢高速公路、金丽高速公路经此,为金温、金千铁路起点,杭金公路终点。有双龙洞、方岩、六洞山、仙华山、龙潭等风景区和太平天囯侍王府、龙德寺塔、延福寺、天宁寺、八咏楼、梁踹工匠罢工斗争碑、卢宅、诸葛亮丞相祠堂等古迹。


猜你喜欢

  • 美诺寨

    清小金土司官寨。在今四川小金县。《清史稿·土司传》: 乾隆四十三年 (1778) 金川土司反,“朝廷调张广泗总督四川,进驻泽旺所居美诺官寨……三十九年,阿桂入自鄂克什,转战五昼夜,直抵美诺,克之”。即

  • 石母山

    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七十里。《明一统志》卷86蒙化府:石母山“在府城北七十里。产石黄(《方舆纪要》作“出石黄及雄黄”),下有泉,为赕中溪,南入罗盘江”。

  • 太清宫

    ①在今辽宁沈阳市区西顺城街。清康熙二年(1663)由道教东北龙门派祖师郭守真创建。初名三教堂,乾隆四十四年(1779)改名太清宫。为东北地区道教活动的中心。1912年设“中华道教总会关东道教分会于此。

  • 南扶州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怀德县(今广东信宜县东北)。因僚族起义,侨治泷州 (今罗定市南)。后徙治信义县 (今信宜县西南镇隆镇)。贞观元年 (627) 废,二年 (628) 复置。辖境相当今广

  • 雀桑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十年 (385),秦王苻坚与西燕主慕容冲 “战于雀桑,又破之”。在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385年)秦王苻坚破西燕主慕容冲于此。

  • 武亭山

    在今安徽黟县西南,西接祁门县界。宋淳熙 《新安志》 卷5黟县 《山阜》: 武亭山 “在西南十八里,接祁门界。高二百仞。周五十里。有水东流入县界”。《方舆纪要》 卷28黟县: 武亭山 “横江水出其南。危

  • 神山镇

    一作神仙镇。唐置,属北庭都护府。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南。(1)在山东省苍山县东北部。面积71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神山,人口7000。因村北有神山而得名。1950年设神山区,1958年成立

  • 机若

    西藏古代族部名。地在今西藏机曲(拉萨河)流域拉萨地区。藏文史籍《敦煌吐蕃文书》载:在机若地区,首领为机的首领,名叫芒波。机若在隋、唐以前为西藏最早的十余小邦之一,后被吐蕃兼并。

  • 东张哥庄

    本名张哥庄,后称东张哥庄。即今山东平度市东南三十里张戈庄镇。清道光《平度县志》卷9作“张哥庄”;民国《平度县续志》作“东张哥庄”。

  • 保安村

    在今吉林靖宇县 (旧濛江县) 西南靖宇村。《黑龙江历史大事记》: 1940年2月抗联一军杨靖宇将军在保安村西南三道崴子,与日伪军激战,壮烈牺牲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