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泽薮名。又名震泽。即今江苏太湖。《尔雅·释地》 中十薮之一,称 “吴越之间有具区”。《周礼·职方》 扬州: “其泽薮曰具区。” 《汉书·地理志》 会稽郡吴县: “具区泽在西。扬州薮,古文以为震泽。”
明景泰初置,驻淮安府(治今江苏淮安市)。辖南直隶江北诸府大部(唯安庆一府除外)。清废。
即柴河堡。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南柴河堡。《清太祖实录》: 明万历二十 一年 (1593) 九月,努尔哈赤追击扈伦叶赫部为首九部兵,“至哈达国柴河寨南渥黑运之处”。又作柴河堡、钗哈寨。在今辽宁省开原市东南。
今江苏苏州市的别称。以有姑苏山而名。唐张继 《枫桥夜泊》 诗: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即此。今江苏省苏州市的别称。因西南姑苏山得名。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
北魏置,属肆卢郡。治所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太平真君七年(446)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山西省忻州市西北。因三会河而得名。属秀容郡。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并入肆卢县。《魏书·太宗纪三》:泰常八年(4
唐武德元年(618)于伏陆城置,属鄜州。治所即今陕西甘泉县。天宝元年(742)改为甘泉县。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析洛交县置,治今陕西省甘泉县。“取伏陆城为名”(《元和郡县志》),一说“有阿伏斤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鞬都城,或谓在今新疆于田县南,克里雅河上游普鲁一带。东汉时为于阗国所并。西域古国名。汉时王治鞬都城,或谓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南、克里雅河上游普鲁一带。属西
唐置,治所在唐林县 (今越南义静省东南境)。后废。
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城南。《方舆纪要》卷81沅州:沅水驿在“州城南二里”。
龟、蒙二山的合称。在今山东新泰市南和蒙阴县西南一带。自西北而东南,长约八十余里。其西北一段名龟山,东南名蒙山。《诗经·鲁颂·閟宫》:“奄有龟、蒙。”即此。《论语·季氏》:“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