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右翼中旗
俗称鄂托克旗。清顺治六年(1649) 置,属内蒙古伊克昭盟。驻地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北达拉图鲁。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1928年属绥远省。1949年依俗称改名鄂托克旗。
旧旗名。清顺治六年(1649年)以鄂尔多斯部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东北达拉图鲁。属伊克昭盟。1949年按其俗称改名鄂托克旗。20世纪40年代徙治阿拉庙,今鄂托克旗东南吉拉苏木(阿拉勒庙)。50年代又徙治乌兰哈拉嘎苏镇,即今治。
俗称鄂托克旗。清顺治六年(1649) 置,属内蒙古伊克昭盟。驻地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北达拉图鲁。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1928年属绥远省。1949年依俗称改名鄂托克旗。
旧旗名。清顺治六年(1649年)以鄂尔多斯部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东北达拉图鲁。属伊克昭盟。1949年按其俗称改名鄂托克旗。20世纪40年代徙治阿拉庙,今鄂托克旗东南吉拉苏木(阿拉勒庙)。50年代又徙治乌兰哈拉嘎苏镇,即今治。
金置,属葭州。在今陕西佳县北七十五里。后废。
在今安徽铜陵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27铜陵县: “管山口镇在县东。”
①西汉高帝六年(前201)置,治所在西陵县(今湖北新洲县西二里)。《汉书·地理志》 注:“应劭曰:沔水自江别,至南郡华容为夏水,过郡入江故曰江夏。”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市、潜江市、嘉鱼县、蒲圻市以东,红
1941年晋绥边区由交城县分置交东、交西二县,交东县治南头村(今山西古交市西南南头)。1945年8月二县合并复置交城县。旧县名。北岳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山西省交城县东部析置。治今古交市南头村。以
又称鹿野苑石窟群。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平城故城西。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 (471) 建。《魏书·释老传》 载: “高祖践位,显祖移御北苑崇光宫,览习玄籍。建鹿野佛图于苑中之西山,去崇光右十里,岩房禅堂,禅
即今辽宁黑山县东北饶阳河镇。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 卷9京奉铁路车站道里表: “绕阳河,黑山县小于家窝铺地方。”
①即燕。西周初封国。都城在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附近。②即鄢邑。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南五里古城。《史记·韩世家》: 宣惠王十四年 (前319),“秦伐败我鄢”,即此。(1)古邑名。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郾城
①在今江苏太仓市南新丰镇村。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太仓县: “南有新丰、蓬阆二镇,新丰距治九里。”②清置,属嘉兴县。即今浙江嘉兴市东南三十四里新丰镇。《古今图书集成》 卷966: “相传以为汉新丰
即胜州。辽置, 治所在今吉林公主岭市北怀德镇东北。后废。
亦名点心山、观音坡。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万年寺北。南宋范成大 《吴船录》 卷上:“同行则用山中梯轿,出白水寺侧门,便登点心山。言峻甚,足膝点于心胸。” 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17峨眉县: 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