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平乡南。《史记·项羽本纪》: “章邯军棘原。” 《集解》 引晋灼曰: “地名,在钜鹿南。” 《续汉书 ·郡国志》 刘昭注: “钜鹿南有棘原,章邯所军处。” 按隋以前钜鹿县治皆在今平乡
元代西藏地名。《元史·百官志三·宣政院》 载: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其属附见有札由瓦万户。藏文史籍《隆多喇嘛全集》载乌思十三万户中,札由瓦(加玉)为乌思地区(前藏)六个万户之一,其
亦名长沙水。源出今山东青州市西南玲珑山,东北流至城西,又东流入巨洋水。《水经·淄水注》: 长沙水 “出逢山北阜,世谓之阳水也。东北流径广县故城西……又东北流,石井水注之……又东径东阳城东南,……又北屈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唐时为驿道所经。《新五代史·唐太祖家人传》:五代唐天成元年(926),“(李)存渥与刘皇后同奔于太原,行至风谷,为部下所杀”。即此。
即今广东大埔县东南之梅潭河。《清一统志·潮州府》: 清远河 “在大埔县南。《通志》: 在县南一百五十里。源出福建漳州府平和县象湖山,受诸涧水,流经大产、白堠; 至湖寮汇梅子潭,注为小溪”。
唐贞观四年(630)置,属羁縻盖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
元至元三十年 (1293) 改羁縻柔远州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三十一年 (1294) 升为散毛府。
在今河北霸州市东。《清一统志·顺天府二》: 通济河 “在霸州东。由苑家口逆流达栲栳圈,经关王堂、山川坛转北入护城河。每秋霖河泛,舟楫直抵城下,商贾辐辏”。
一名光明岩。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峨眉山金顶上,为观宝光 (佛光) 处。南宋范成大《吴船录》: “俯视岩腹有大圆光,偃卧平云之上,外晕三重,每重有青黄红绿之色。光之正中,虚明凝谌,观者各自见其形……食顷,光
在今辽宁本溪市。矿区东南至太子河,东北到明山沟,西南迄蚂蚁屯沟,东、南、西三皆山。山谷均有煤层,总面积25平方公里。发现甚早,清乾隆时准民开采。光绪三十一年(1905) 日俄战后为日人占据。宣统二年(